预防小便恐惧的心理疏导

小便恐惧症,医学上称为紧张性闭尿症。小便恐惧症就是上厕所时,平时自己没有事,只要旁边有人就会立刻紧张起来,以为别人是在笑话自己是的,小便就会尿不出来。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精神过于紧张导致。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离婚、待业,日久都会使人紧张。紧张的程度常与生活变化的大小成比例。那么如何预防小便恐惧呢?

 1、反向意念法
  只有放弃焦虑才有利于康复。要多给自己一点鼓励以增强自信。有了自信,精神上相对放松,也就避免了过分焦虑。
  2、反复提醒自己
  给自己信心使自己多跟别人沟通,这样让你慢慢适应那种压抑的氛围,治疗恐惧症的关键就是慢慢体验压抑和恐惧。
  3、放下完美主义的想法
  一般有小便恐惧症的人,都是对自己要求过于完美、过于严格。其实,当你小便的时候,别人并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关注你,而是你自己的焦虑加重了你的恐惧感,而很多焦虑都是无必要的。

预防小便恐惧的心理疏导相关阅读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列举了心理健康者的十条标准,即: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能力;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展;在不违背社会规范之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五个条件:

①积极向上,有自信心、自尊心、进取心,能正确认识现实,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有改造环境的能力;

②有独立性、自觉性、能够以旺盛的精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学习和工作,并获得成就;

③乐于交往,能以积极的态度(如尊敬、信任、谦让、喜悦、诚挚等)与人相处,保持和发展融洽互助的关系;

④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自己的学识、品格向高水平发展;

⑤心理活动完整、协调,能避免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如过度紧张或焦虑等)而产生病态症状。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意志健全。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自己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主要标志是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意志的顽强性。

2、对自我恰当认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自我意识明确,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都能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3、对现实环境的良好适应。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维度上:从过去经现在,走向未来。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的生活,而不会沉湎于过去或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他能吸取过去的经验,针对现实,策划未来。他既能重视现在,也能预见即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事先设法加以解决,权衡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在社会和集体中总是善于和他人交往,并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能接纳自我并接受他人,对集体具有一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情感;在与他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多于消极的态度(如嫉妒、怀疑、憎恶等);在和他人交往时,感到舒服自在、安全可靠。

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之中,并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乐于学习,积极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施展才能,并从学习和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

6、情绪乐观并能自控。心理健康的人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如能体验到各种情绪,喜、怒、哀、惧、美感、理智感、内疚感、羞耻感等等,又不为情绪所左右而言行失调。

7、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整体的精神风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隔代教育利与弊

如今,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忙、婚姻变故等原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老一辈,尤其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把很小的孩子放在祖父母们家里,与父母长期分开,爷爷奶奶等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但这背后却存在不少心理问题。

无法避免的隔代教育

狭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出国读书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照顾。广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帮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或跟年轻父母住在一起,如果孩子发生重大事情,年轻父母会在身边,祖父母成为协助角色。

很多人说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不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老人对待孩子更有爱心和耐心,免去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所以老一辈们不得不面对帮助年轻人照顾孩子的现实。

在照顾孩子方面,老人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老人更有耐心。老人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有着平和的心态,这是年轻父母比不了的。比如,当孩子哭闹要买一样东西时,比较讲原则的老人就会慢慢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买,其实孩子也明白大人的心思,自己哭闹也无济于事,慢慢的心情就会平复下来。但年轻父母遇到孩子哭闹时,由于赶时间,心情急躁,只有用呵斥、打骂等暴力来解决问题。

其次,老人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年轻父母不太愿意陪孩子玩,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游戏过于单调,孩子在一边玩,父母却在看手机、刷微博微信等。而此时,祖父母则更愿意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互动,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好处,特别是在孩子3岁以前是最需要陪伴的,祖父母的陪伴恰恰满足了孩子这一心理需求。

再次,老人经验丰富。老人照顾了一辈子孩子,有较多的育儿经验,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更放心,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撑,这份亲情和足够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当心三个弊端

第一、溺爱和放纵。有时孩子一哭,祖父母就心疼。其实,孩子很聪明,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老人就会心软,就没有原则了,容易导致过度溺爱和放纵。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觉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如果有一天他到社会上,发现别人不围着他转,就会无法适应,那时再让他重新适应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过分溺爱和放纵不仅仅存在于隔代教育中,亲子教育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包办代替,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性。有些祖父母太心疼孩子,孩子还没觉得渴和饿的时候,就主动给予。孩子得到提前满足,就不会去发展自己的心理需要,坐享其成。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做家务,连自己的桌面、床都不整理。由于长辈的包办、代替,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

第三、过分保护。祖父母带孩子,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所以常把“慢点跑”、“不能碰”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需要冒险和创新,只有这样他才能扩展视野。很多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没机会跟小朋友玩,结果长大后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何才能双赢

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两只大手,只有二者配合、共同教养,才能实现共赢。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隔代教育要协助亲子教育。老人要将教育孩子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年轻父母,让孩子形成明确的家庭等级观念,当祖父母和爸爸妈妈意见不统一时,要听爸爸妈妈的,这时家里才会形成恒定的权威和统一,否则孩子就会“钻空子”。而且,年轻父母相对来说更能狠下心建立规则,如果祖父母能配合年轻人“立规矩”,忍住冲动,就更容易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最为强调的是在生命早期,从出生到三岁,还是以母亲抚养为主。老人家可以作为辅助抚养者存在,以便熟悉和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做好准备。稳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婴儿的安全感。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被敏感的妈妈逐渐了解和确认。良好的母婴互动满足了婴儿的全能感需求,使他感觉到世界是被自己所控制的。否则,不断地更换抚养者,因不是以婴儿的需求为前提,就会给婴儿带来非常混乱的早期体验。这些过度的挫败,最严重的有可能损伤了婴儿的大脑自我调整的功能,使得他们表现的过于敏感、易激惹和难以安抚。所以,即便是孩子需要交托给长辈照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给予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为了重获安全感,有些孩子会向祖父母示好,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这是一种本能。然而,对于父母来说,当看到孩子更依赖长辈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这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因失落和嫉妒祖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过于坚持让孩子服从;以忽视、惩罚让孩子向自己示好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情绪表达不当的外显行为,是以破坏关系、情绪难以自控为特征的。所以,调整好父母自身的情绪,才是保证隔代抚养有效的重要前提。

最后,老人要学会做好“第三方”。比如,年轻父母管教孩子时,祖父母不要插手。年轻父母训孩子,不仅是因为孩子犯了错,更是在培养孩子懂规则、守规矩。此时,老人需要做好“第三方”角色,协助年轻父母解决、调停问题。而不只是出于心疼孩子,没有原则地保护孩子,拉偏架,反倒搞得一团糟。

家庭治疗与个体心理治疗的区别

与个体治疗相比,家庭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治疗对象上来讲,家庭治疗是对整个家庭进行治疗。治疗时,整个家庭成员都要在场,尤其是治疗的初期阶段。随着治疗的进行,家庭治疗的对象还会发生改变,从初期的整个家庭,到家庭的部分成员。而个体治疗,只对家庭中的个体进行治疗,而且治疗对象始终不变。

2、 从治疗的内容来讲,家庭治疗并不直接针对患者所表现的症状,而是对家庭成员间的交往模式和家庭结构进行治疗。通过改变家庭成员的交往模式或家庭结构可以达到减缓或消除症状的目的。而个体治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直接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通过对引发症状的原因的探究或直接对行为进行矫正来缓解或消除症状的。

3、 从症状的原因或作用来讲,家庭治疗认为患者是家庭不良交往模式的‘替罪羔羊’,家庭成员间的不良交往模式使得患者表现出某种症状,而且患者的症状起到了掩盖家庭成员不良交往模式或家庭核心冲突以及维持家庭关系现有平衡的作用。

4、 从划分患者的角度来讲,家庭治疗并无明显的患者和非患者之分,患者只是症状的表现着、承担者而已,有问题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模式和家庭结构。而个体治疗有明显的患者和非患者之分。 家庭治疗与个体治疗相比存在着如此多的鲜明特点,然而学习家庭治疗和实践从事家庭治疗工作,丰富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扎实的掌握个体治疗的理论以及拥有大量个体治疗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再去学习和操作家庭治疗技术会更有帮助。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一、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3个表现

1、本症本症多在3—5岁时起病,女孩多见,患儿智力发育正常,主要表现为沉默不语,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但这种缄默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讲话,如在家里或对熟悉的人讲话,而在另一种场合就不讲话,如在学校或对陌生的人。

2、少数患儿正好相反,在家里不讲话而在学校里讲话。缄默时与其他人交往,可用做手势、点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用“是”、“不是”、“要”、“不要”等最简单的单词来回答问题。待学会写字后,偶尔也可用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3、这类患儿在上学前不易被父母发现,患儿不愿与不熟悉的人讲话,常被父母认为是胆小、害羞的缘故。直到上小学以后,表现为不愿回答任何问题,不愿与其他同学交谈,不参加集体活动时才被发现。患儿能照常参加学习,学习成绩好坏不一,部分患儿拒绝上学。

 二、病因

选择性缄默症多发生于敏感、胆怯、孤僻性格儿童,发生的原因很多,有家庭封闭、很少接触外界造成的,长期的“老—小”关系,也有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或初次离开家庭、环境突变等而起病,部分病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治疗

儿童缄默症是属于心理障碍,在治疗上应以心理治疗为主。成人切记:对孩子的缄默症状不易过多注意,不要强迫他们讲话,更不要斥责他们。来到学校后,孩子不愿意说话,老师就不应该总是叫孩子回答问题,但可以让他积极参加小朋友的集体活动,耐心引导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当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或和其他孩子交往时,要给于鼓励、赞扬,只有这样,孩子在交往中才会逐渐讲话,切忌粗暴批评和粗暴干预,因为这样做反而会强化他们的缄默症状。

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游戏。家庭教育目的是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关系,减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励,如孩子主动与客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时给以适度的鼓励,不强迫孩子说话;家庭游戏:邀请孩子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不鼓励孩子使用其他的方式交流,但不能反对,以增加孩子的焦虑,诱导鼓励孩子交谈。来客由熟悉到陌生,由少到多,最终,孩子在学校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学校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1、避免精神刺激 对处在语言发育期的儿童要尽量避免各种精神上的刺激。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 适当安排和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3、转移法 对患儿的缄默不要过分注意,避免强迫讲话而造成情绪上的进一步紧张,甚至产生反抗心理。可采取转移法,如父母陪孩子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

4、行为矫正 以正强化法效果最好。在情绪松弛的基础上,孩子的嘴刚张口讲话,就给与奖励和鼓励;也可以用孩子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让孩子说话。

5、药物治疗 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如有过分焦虑、紧张、恐惧,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抗焦虑药。

儿童期的选择性缄默症只要治疗及时,多数患儿可治愈,一般数月、数年后可恢复正常言语及社交功能,预后较好。极少数可持续到成年。那些有人格缺陷家族史的患儿预后较差。

心理也需要脱敏

案例:小丹是一名办公室文员,只要部门领导在办公室就紧张得要命,害怕领导给自己安排工作;领导一叫她的名字就心慌,和领导说话也是结结巴巴的;经常是领导说了工作安排,她总要再追问两三遍才能确认自己理解对了。为此,小丹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甚至觉得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瞧不起她。

分析与建议:小丹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心理过敏。心理过敏是指某一特殊生活事件引起了某种异常心理反应,以后当遇到类似的生活事件时,出现与过去相同的异常心理反应。心理过敏大多是由于对事物思虑过多而引起的,常表现为将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样的人往往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一句话,而产生过分的恐慌与不安。心理过敏的人总爱以想当然的方式去观察世界,这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而导致紧张兮兮。

所以,遇到负面情绪时,应主动和相关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现实的信息,排解掉“想当然”的心理阴影。另外,当我们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时,应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很多敏感是出于自我的偏见。当有了某种疑虑时,不妨先调查一下,看一看猜疑与事实是否相符,也许问题就在调查与思考中解决了。心理敏感者过分注重生活的细节,反而被细节所伤。古语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我们过分注重了水之清冽,反而不利生存。

因此,适时的忽略就像“心理缓冲剂”一样,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还要增强自信心,让自己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是应对心理过敏的良策。可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最后,生活过于单一或过高的期待都可能给你带来焦躁和求而不得的痛苦。因此,在生活中要学会知足。比如,为自己设定恰当的目标就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0)

相关推荐

  • 信息成瘾检查方法有哪些

    从事与信息关联密切的人员最容易患“信息成瘾”。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

    11-13
    12
  • 夸大狂患者适合吃哪些食物

    极端狂妄自大的毛病。亦指有这种毛病的人。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可能是异质性的,遗传、人格特点及生活环境在起病中的相对作用尚不能确定。临床特点为意识清楚,其妄想结构较为系统,妄想的内容…

    12-05
    18
  • 思维中断的鉴别诊断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下面介绍一下临床中应如何注意与其他症状的鉴…

    11-30
    8
  • 如何预防喃喃重复自语

    均衡饮食,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g以下。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避免过度饮酒、抽烟。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

    12-20
    12
  • 有哪些症状体征可以帮助谊妄的诊断

    吸入氧化锌烟尘的锌中毒,在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谊妄及意识模糊,可发现脉速咽喉部充血两肺于哆音呼吸音粗糙等。吸入重者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及肺水肿并出现呼吸困难缺氧及发组等长期吸入硬脂酸锌…

    11-14
    16
  • 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的日常预防

    药物中毒的检查诊断,对病史的询问和临床检验与一般疾病基本相同,但对药物中毒的鉴别诊断比较复杂。首先应区分病人出现毒性症状是由于病情发展所致,还是因用药引起,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12-04
    11
  • 怎么才能预防身体变形障碍

    身体变形障碍在1987年被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写进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从属于强迫症这一类型。也就是说,与“密集恐惧症”这样尚有争议的概念不同,它确实是一种专业人士认可的、…

    11-15
    13
  • “心理”说出身体的病

    心理疾病未必都表现在情绪上,身体的一些不适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原因引起的。 我接诊过的几个案例,一些以“抑郁状态”前来就诊的患者有一部分就不是单纯性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多数人存在不同程度…

    12-05
    13
  • 哪些因素会引起儿童离别焦虑

    分离性焦虑症(separationanxiety)的诱发因素包括强制性的分离,如父或母的亡故、患病或父母离异。下面介绍的这些因素对那些有遗传素质的儿童来说,易诱发焦虑。  1、对儿…

    12-04
    13
  • 信息成瘾检查方法有哪些

    从事与信息关联密切的人员最容易患“信息成瘾”。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

    11-30
    20
  • 病理性赘述需要与哪些症状进行鉴别

    病理性赘述是指病人思维过程中的联想极易脱离中心话题,出现节外生枝的联想,通常说明讲话人的抽象概括和理解能力低下,表现为说话啰嗦,抓不住重点,思维进程给人以举步艰难的印象,迂回曲折,…

    11-15
    42
  • 如何检查确诊情绪性疲劳

    心理性疲劳的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人体的各个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都能产生疲劳。可以根据以下特点来诊断。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情如何检查确诊情绪性疲劳,希望能帮助…

    11-14
    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