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人能够应用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药物治疗就是其中之一,常用的药物有镇静剂、利尿剂、血管扩张或收缩剂以及强心剂。除此之外,要治疗心衰还就要找到发病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来治疗。
心衰也就是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发生了障碍,无法充分排出静脉的回心血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以及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不及时治疗的话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那么心衰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心衰的药物治疗
1.镇静剂
很多心衰的病人心情总是难以平复,而且心跳的速度也比较快,这个时候需要给予镇定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杜冷丁、吗啡等药物,注射完之后患者就会安静下来,而且这些镇静的药物还能够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以及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2.利尿剂
利尿剂也是治疗心衰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一般就是通过静脉注射,比如说速尿或者利尿酸钠。注射完利尿剂之后,利尿剂注射完之后,血容量就会减少,心脏的负荷也会减轻,不过在用药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3.血管扩张或收缩剂
心衰的患者可以使用血管扩张或收缩剂来对血管进行扩张和收缩,如果说血压太高,可以应用硝普钠、酚妥拉明等血管扩张剂,让血管扩张开来,这期间要多注意测量血压,避免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4.强心剂
发生了心脏衰竭之后,心脏的功能将会大幅度的降低,这种情况下需要应用强心剂来治疗,比如西地兰,这类药物能够让心脏功能增强,改善心衰的不良症状。
二、心衰的病因治疗
心脏衰竭的发病并不是偶然的,患者应该要找到具体的发病原因,比如说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然后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控制感染和治疗心律失常,并且纠正贫血以及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让心衰的症状能够得到改善。
心衰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相关阅读
心衰的中医诊断是什么
心衰的中医诊断是什么:
心衰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根据它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为胸痹,也可以诊断为喘症,或者是诊断为心悸。
心衰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在临床上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病人,比如有些病人晚上睡觉不能平躺,必须要做起来,否则就喘憋的比较严重,这些就可以诊断为喘症;而有些病人稍微活动就心慌,这样的病人,也可以诊断为心悸。
所以,心衰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诊断。
心衰患者如何选择中医治疗
心衰患者如何选择中医治疗:
对于心衰患者而言,只要出现心衰的表现就应该及早地找中医治疗。
心衰如果是急性发作的时候,建议患者应该住院治疗,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是心衰在缓解期,就应该及早的找中医把中药及早用上,这样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于维护心脏的功能,也非常有效,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所以,中医的疗效在心衰上应该非常突出。
心衰是什么
心衰是什么:
心衰定义为伴随有症状出现的心功能不全。心脏分左心和右心。
如果是左心功能不全,它出现的症状往往是乏力,尤其是以劳力性的呼吸困难为典型症状,患者一干活就会喘气、憋气,甚至在夜间平躺着睡觉,突然憋醒,需要端坐呼吸,这是它的主要的表现。此外,还有一种表现,患者咳嗽咳痰,甚至痰中带血丝或者泡沫痰。
右心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导致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一吃东西腹胀很明显。还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下肢的浮肿,脚一按一个坑,这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心衰治疗
心衰治疗:
第一,在生活方式上,患者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的饮水。避免食盐摄入的过多,即低盐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比高压的患者可能还要严格的限制,食盐摄入要达到两克。
第二,在医疗手段上,对于心衰的治疗,首先我们要治疗原发病。分析心衰的原因,如果是患者心肌缺血,冠心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则需要服用扩血管药物,用支架改善心肌供血等等这些原发病的治疗,可能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
第三,在外科治疗上,包括心脏辅助装置帮助患者心脏往外摄血,甚至心脏移植都是治疗心衰的手段。当然,心衰的药物治疗是它的基础,改善寿命,改善长期预后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甚至包括最新的药物诺欣妥,都是可以改善我们心衰长期预后。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比如包括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强心的药物,都是可以改善心衰症状。
总而言之,心衰的治疗,包括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善、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手段。
顽固性心衰怎么治
顽固性心衰是指在常规药物系统的治疗之后,心衰的症状仍不能缓解。治疗顽固性心衰需要知道,第一个,病人自身的因素,包括吃药的依从性、对盐摄入、饮水的控制等。第二点是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是否使用正确,是否使用到位,同时提高自己对医生医嘱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