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初期时一定要吃阿司匹林,这种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患者也可以吃一些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这两种药都可以起到急救作用,为患者争取时间,也可辅助治疗。受体阻滞剂也是心肌梗塞常用药。
心肌梗塞这种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身上,这种病其实就是心脏的血管出现了大量血栓,心脏负荷较高,没有办法正常运行。心肌梗塞容易间歇性发作,而且很容易受人情绪的影响而反复复发。那么心肌梗塞吃什么药好?得了心肌梗塞平时要注意些什么?
一、心肌梗塞吃什么药好
1.阿司匹林:心肌梗塞很有可能会引起心脏衰竭的症状,所以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就一定要及时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缓解心肌梗塞的前期症状,并且能够防止心肌梗塞进一步加剧。因此有心梗的患者必须要常备阿司匹林。
2.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心梗患者的常用药,这种药物可以起到急救的作用,能够在心梗症状急性发作的时候快些缓解疼痛,并且能给患者争取急救时间。平时服用一些也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3.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能够快速抑制心梗发作的剧烈抽搐,并且能够使心梗症状立即舒缓。心梗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感到自己要发病时及时吃上几粒,症状基本上就可以消失。
4.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可以起到治疗心梗的作用,但是这种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够见效,一般需要搭配阿司匹林。
二、心梗患者要注意什么
1.保持情绪平和:心梗患者平时必须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不可以让情绪大起大落。因为心梗在发作的时候,很容易会引起心脏剧烈收缩,情绪大起大落就会引起心脏收缩,心梗可能会急性发作。
2.切忌过度运动:心梗患者平时不可以过度运动,过度运动会导致血液流速过快,这样会给心脏造成较大的负担。
3.避免寒冷刺激:患者平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让胸口或者是身体其他部位受到寒冷刺激。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梗发作。
心肌梗塞吃什么药好相关阅读
心肌梗塞症状
心肌梗塞症状: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危重急症,有三种临床表现。
第一种临床表现,就是病人心肌梗塞,没有任何症状,主要是在原来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病情进展比较慢,或者年纪大,或者糖尿病等神经病变引起。
第二种临床表现,大家都知道,经常听到这样词,某某突然摔倒不起,我们称之呼为猝死。冠心病里面最常见的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叫猝死。患者以前没有症状,也不知道自己有冠心病。当时一开始就是心肌突然缺血缺氧,心跳出现问题,或者心脏破裂,导致突然死亡。不可预测的病人,年轻人、老年人通常死亡,80%的原因可能就是心源性猝死或者心脏猝死。
第三种临床表现,大家非常熟悉,就是持续的胸痛不缓解,或者原来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但是这次突然心前区疼痛,而且疼痛时间比较长,持续超过15分钟不缓解,以前走路疼或者出现疼痛,口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症状可以缓解。现在通过这些方法,如停止活动或用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以后,但是超过15分钟,症状还是持续不缓解。那么我们首先考虑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这时候除了口服药物以外,还要拨打120进行急救。
心肌梗塞能治好吗
心肌梗塞能治好吗:
心肌梗塞指的就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梗塞发生后救治时机是不是及时、梗塞面积、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有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用药是不是按时、规律等等因素有关。
心肌梗死发生后,如果能在3小时内开通被堵塞的血管,比如做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预后是比较好的,而且并发症少,心功能恢复好,如果延长救治,心功能恢复就不是太好。毕竟心肌一旦坏死,是不可能恢复的。如果梗塞的血管粗大,导致梗塞面积大,危险性就极高,因为很容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等危重急症,治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预后也比较差。如果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者糖尿病,在治疗心肌梗死的时候,还应该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后很容易引起心功能不全,或者心律失常,这时候就需要患者按时规律用药来控制,尤其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应该如此,以防止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而且,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时规律服药也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改善。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坏死的心肌是不能恢复的,也就是说心肌梗塞是不能彻底治愈的。治疗关键是看救治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心肌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肌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肌梗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冠状动脉内有粥样斑块的形成:这也是导致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如果粥样斑块不稳定,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粥样斑块的破裂,可以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就可以造成冠状动脉的堵塞而发生心肌梗死。能引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抽烟、肥胖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粥样斑块。
二、冠状动脉的炎症:冠状动脉的慢性炎症反应在反复发生和修复的过程中可以使冠状动脉出现狭窄,而且冠状动脉的炎性反应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而引起冠状动脉的狭窄,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就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三、冠状动脉痉挛:在冠状动脉有病变的情况下,虽然冠状动脉的狭窄并不严重,但是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冠状动脉可以发生痉挛而引起心肌缺血;如果冠状动脉痉挛的时间过长而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也可以引起心肌梗死的。
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形成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斑块会发生破裂,并在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血流不能通过,导致这个血管所供应的心肌组织就由于严重缺血、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
所以,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基础上形成血栓。还有其它类型的心肌梗死,比如有的人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刺激导致冠状动脉出现血管明显的痉挛,让正常的血管突然变的非常狭窄甚至是闭塞,或者原本就已经狭窄的血管变的更加狭窄甚至闭塞,如果这个状况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心肌不能供血、心肌细胞的坏死,引起心肌梗死。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冠状动脉的反复炎症性反应,也可以造成冠状动脉的狭窄,并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出现血管的闭塞而引起心肌梗塞。
如何治疗心肌梗塞
如何治疗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治疗可以说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在急性发作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已经阻塞的血管,常用的方法有介入支架治疗和溶栓治疗。在做完支架以后,还需要继续口服的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的药物或者是一些硝酸脂类的药物,这些都是为了防止支架内梗塞或者防止再次发生心脏的意外事件的。如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或广泛,不能通过支架解决,可以做搭桥术治疗。如果没有条件做介入治疗,可以考虑做溶栓治疗,以后可以考虑延期支架或搭桥治疗。
第二个阶段就是对于做完支架以后,即使正规的服药以后,仍然需要注意控制能引起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比如说要控制住血压,控制住血糖,还应该防止心肌重塑等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