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成瘾检查方法有哪些

从事与信息关联密切的人员最容易患“信息成瘾”。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等都是该症的高发人群。这类职业的工作节奏快,信息更新频率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从业人员通常会强迫自己去不断收集信息以保证工作质量。具体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信息成瘾”多发于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具体症状是,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视断电、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就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现代人以不确定性与不安全感为特征,这产生了对信息的过分需求,而这种需求反过来推动了对信息新的需求。我们每天获取那么多信息,有多少真正帮助了我们的生活,有多少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又有多少只是为了获取而获取呢?这恐怕不能算一种需求了,更可能是依赖,是一种我们所说的成瘾症状。

信息成瘾检查方法有哪些相关阅读

(0)

相关推荐

  • 情感高涨患者的自我检查

    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特别是兴奋、情感高涨、言语动作增多。轻躁狂时精神活动较完整和统一,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大方、有礼貌、能力增强,甚至因此而被重用。躁狂较重时,将出现行为紊乱、无法…

    11-15
    20
  • 病理性赘述治疗期间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病理性赘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主要见于癫痫及其他器质性脑损害患者,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该症状的出现不但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侵害,同时还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对于病理性赘…

    09-29
    8
  • 走出消极情绪的心理自我疗法

    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

    11-16
    17
  • 儿童离别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分离性焦虑症(separationanxiety)的诱发因素包括强制性的分离,如父或母的亡故、患病或父母离异。这些因素对那些有遗传素质的儿童来说,易诱发焦虑。儿童离别焦虑发生在六岁…

    12-03
    12
  • 情感高涨患者的自我检查

    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特别是兴奋、情感高涨、言语动作增多。轻躁狂时精神活动较完整和统一,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大方、有礼貌、能力增强,甚至因此而被重用。躁狂较重时,将出现行为紊乱、无法…

    12-04
    12
  • 断毛癖的食疗方法

    断毛癖是一种心理疾病,因此,它的关键且主要疗法则要以心理疗法为主,但是注意平常的饮食调节则会帮助您更快的恢复健康,并且食疗法没有任何副作用,是最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希望广大强迫症患…

    12-30
    18
  • 偏执状态患者治疗期间忌食哪些食材

    对于偏执状态患者要积极治疗,患者需要坚持吃药、树立信心、注重康复期训练、需要正确认识疾病、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并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从中医治疗方向治疗患者,治疗方法可包括中草药治…

    12-13
    11
  • 偏执状态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对偏执状态的鉴别诊断,常常要除外器质性精神障碍(如内分泌疾病、脑退行性病变和药源性引起的精神症状)、情感性障碍(如躁狂症的夸大妄想)等。偏执的基本含义:过分的偏重于一边的执着。指自…

    12-20
    8
  • 癫痫患者的病理性赘述日常该如何饮食

    癫痫引起的病理性赘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人们常用思维粘滞来描述癫痫患者的赘述,患者喜欢重复同一种想法,再三讲述同一个内容,思路无法展开,一旦转换话题就又在新话题上纠缠不休。癫痫引起的…

    12-04
    12
  • 身体变形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BDD(躯体变形障碍)相当常见且往往很严重,它是一种公认的关于体象的心理障碍。BDD患者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具有损害性的过分关注观念,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存在着知觉缺陷。BDD患者…

    11-15
    19
  • 地震后心理援助应该分五个阶段

    四川地震,来势汹汹,突发危难面前,人的心理更是急需救护与重建。面对房屋坍塌、供给紧张,余震不断的现实。灾区人民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军队的援助,志愿者的慰问;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救护,…

    12-03
    12
  • 如何缓解儿童离别焦虑

    儿童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宝宝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它与孩子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父亲的过分依恋有关。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

    11-14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