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吃什么中成药好

上了年纪的人,容易出现心脏方面的问题,冠心病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患上冠心病以后,可以吃一些中成药调节,像黄芪通痹汤,通脉宁心汤,舒胸益气汤等,调理的作用都非常不错,还可以使用一些益气养阴的方子进行调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冠心病就是其中一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冠心病一旦出现,可能会跟随患者一辈子,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积极调节,下面看一下冠心病吃什么中成药好。
  一、黄芪通痹汤
  出现冠心病用中药的方法进行调理,能够达到有效作用,可以准备一些炙甘草,地黄,川穹,白芍,当归,黄芪,搭配在一起组成药液来服用,每天需要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完就可以了。
  二、通脉宁心汤
  出现冠心病想要调节,还可以准备一些炙甘草,茯神,郁金,丹参,全瓜蒌,生地,路路通,细木通,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放进煎锅当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水煎煮以后服用,每天分两次服用,坚持服用调理的作用也非常不错。
  三、舒胸益气汤
  这也是治疗冠心病比较常见的中药,需要准备甘草,麦冬,红花,枳壳,酱香,川穹,赤白芍,丹参,党参,黄芪,把这些中药搭配在一起,用水煎煮以后服用,每天需要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完,效果还是相当好的。
  四、益气养阴方
  冠心病如果是心阴虚亏原因导致的,那么在疾病的发作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肾阴虚的症状,时间长了容易损耗气体,会让气阴两虚的现象出现,这个时候服用一些益气养阴方来缓解就不错,需要准备鳖甲,龟板,石檞,灵芝,太子参,五味子搭配在一起煎煮以后服用,能够达到滋阴清热补气作用。
  冠心病吃上面这些中成药,能达到有效的治疗作用,患上冠心病后,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过于紧张,这样只会让危险性变得更高,想要预防冠心病出现,应该注意合理饮食,生活一定要有规律,还应该积极锻炼身体,让身体体质变得更强。

冠心病吃什么中成药好相关阅读

六种症状或为冠心病先兆

事实上,冠心病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及多种因素逐渐积累引发。实际上,10个心肌梗塞,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先兆,希望大家都可以引起重视。

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应当注意以下7点
  配合治疗:积极配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过咸过甜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鱼、豆制品、蔬菜、水果等,以六分粗粮四分精粮为宜,适量果蔬搭配。要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为宜,少喝浓茶、咖啡。
  坚持适量运动:运动应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保持身心愉快:预防冠心病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戒烟少酒:吸烟是引发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当戒烟,适量饮酒,黄酒葡萄酒为宜。
  定期体检: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诊早治。
  几大因素最易诱发冠心病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冠心病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
  性别:在我国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例为 2:1,但女性绝经期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增高2~6倍。吸烟不但能引发并加速血管硬化进程,还能直接引起血管痉挛及损伤心肌。
  饮食:进食高热量食物、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
  既往病史: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将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70% 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男性糖尿病者患冠心病几率上升2倍,女性糖尿病者罹患冠状动脉病几率上升5倍。
  高脂血症: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而致血脂异常。家族中年龄小于50岁时患冠心病者,其近亲患病率增加5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患本病。
  体重超重:体重超重多过20%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体重健康的人高3倍。
  缺乏运动:缺少运动心脏不强壮者得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2倍。
  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皮肤病:中药内服兼外用,治疗湿疹、牛皮癣、黄褐斑、痤疮、扁平疣、疱疹、荨麻疹、白癜风等。
  内科:风湿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糖、心脑血管病、脑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顽固性头痛、重症失眠、便秘及脾胃、肝胆、肺、肾等有关老年性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
  肿瘤:各种恶性肿瘤的保守治疗,癌症术后康复、减轻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等有显着疗效。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崩漏、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附件炎。

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

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了4倍。肥胖者因冠心病发作导致的病死率可达总病死率的30-40%。有学者提出,体重超出标准体重30%者,10年之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在冠脉病的发生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是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在其中的发病机制和交感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凝血纤溶功能密切相关,而肥胖患者恰恰在这些环节可能存在异常。

肥胖者心脏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血液总量增加。

众所周知,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的收缩和舒张,维持者血液的循环流动,人体血液的总量越多,就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肥胖者由于血液众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重量也相应的增加了很多。为了适应这种状态,肥胖者的心脏会相应的增加收缩力,当心脏不堪负重的时候,它就再也无法正常的泵血,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严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所以说肥胖者增加心肌负荷的第一个原因是肥胖者血量增加。

2心肌收缩力下降。

肥胖者往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脂肪堆积,心室肌可能发生代偿性肥厚,而肥厚心肌的弹性就会下降,心脏本身得到的血液供应也不充足,结果造成心肌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3合并有其他疾病。

肥胖者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合并症又进一步影响到心脏,导致冠心病。具体地说,高血压者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外周阻力增加,血脂异常者动脉壁容易出现斑块,变得不光滑,高血糖增加血液黏稠度,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时的阻力,这些改变均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由此可见,肥胖者的心脏实在是危机四伏,需要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有人发现体重降低10%,冠心病时危险减少20%。因此,减重对于减少肥胖者的冠心病发生率至关重要。

你知道“冠心”对你的关心程度如何吗

一、 “冠心病”的本质

人体最多见的心脏毛病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

心脏本身供应的血液是由主动脉起始部位发出的两个分支(近水楼台先得月)叫做“冠状动脉”的血管完成的。一支叫“右冠状动脉”,一支叫“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一个叫“左旋支”,一个叫“前降支”,再从这几个主支分出细小分支,覆盖全部心脏。看上去象个“帽子”戴在心脏的头上一样,所以得名为“冠状动脉”。

正常冠状动脉血管管壁是光滑的,管腔内是通畅的。当管壁中脂肪类物质堆积后,外观上如同粘稠的“粥样”,于是就出现了“粥样硬化”的名称。

正常心肌每一个细胞都需要冠状动脉一刻不停地供应足够量的血液以满足心脏一刻不停跳动。一旦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管腔狭窄,供血就减少,心脏跳动增加时心肌就缺血,这时就会出现心慌的感觉,就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二、 几乎人人都有“冠心病”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动脉粥样硬化这样一种血管的病变,可以在胎儿时期发现,并伴随着人的从小到老的一生过程。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多数是不被发现的。有数据的结论是在40岁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为58.36%,50岁时达到88.31%。也就是说,40岁时一半人都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了,随着年龄的增加病变也增加。70岁以上几乎都会出现。只是病变程度不同而自己感觉也不同而已,即轻的没有感觉,重的感觉明显,甚至死亡。

根据斑块引起管腔狭窄的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Ⅱ级,狭窄在26%~50%;Ⅲ级,狭窄51%~75%;Ⅳ级,管腔狭窄在76%以上。

三、 目前任何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方法3大方面。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降脂药、抗凝药、溶栓药、扩冠药等对症治疗,坚持用药会有一定的作用,但确切疗效并不理想。

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主要有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这些治疗损伤小,症状消除率较高,患者恢复快,疗效远远超过药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狭窄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搭桥,又称旁路移植术。即采用患者自身的一小段血管(大隐静脉或内乳动脉)将主动与冠状动脉狭窄下方相连,术后心肌很快可得以消除,症状消除率达85%-95%。但长期观察发现,主要问题还是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狭窄。

四 、最佳的出路是自我调整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

由此可见,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高血脂症,再加上高血压、高血糖,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三高”,这样的“三高”对人体的损害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并且是全身性的。因此,对于冠心病来说,第一位重要的是预防“三高”和消除“三高”。可以简单地说,没有“三高”就不会有冠心病!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不知不觉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是人生的“必然”产物,是不可消除的“客观存在”,因此,根本上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点在于知道动脉粥样硬化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低脂饮食,减轻体重,适当运动。对于持续高脂血症的病人,在改变生活习惯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

总之,冠心病的治疗是以生活习惯的改变及调脂治疗为根本,最佳的出路是自我调整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

得了冠心病全身血管都要查

冠心病是负责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冠心病只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脏血管的体现。作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发现冠心病意味着全身其他血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冠心病患者还应同时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对全身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检查十分必要。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生命的元凶之一。其中,脑梗死由脑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表现为突然发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严重者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冠心病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倍以上。此外,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所以,冠心病患者应当时刻关注是否有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同时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颈动脉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部位,可导致颈动脉狭窄。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晕厥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颈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约20%的冠心病患者患有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B超检测,简便易行。冠心病患者每年至少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如发现明确狭窄,应进行干预。程度较轻时可服药治疗,严重时进行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狭窄,改善脑部血供。

冠心病患者也很容易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时,可表现为双下肢不对称的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血压降低,较长时间行走后出现腿疼,导致跛行等等。根据上述症状,患者往往可以自行发现该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采用药物或介入治疗,与冠心病类似,植入支架后可以有效缓解。

肾动脉是影响血压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肾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并引起狭窄时,短期之内可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狭窄导致肾血流量减小,发生萎缩,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病因,如果证实是肾动脉狭窄引起,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支架等。这样不仅可以治疗高血压,也可以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主动脉也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小的斑块对机体影响不大,如果粥样斑块持续扩大,可能引起高血压,如果进一步侵袭主动脉中膜,可能引起穿透性溃疡,导致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虽然这些疾病发生的几率较低,但非常凶险。冠心病患者胸部出现急性撕裂样疼痛时,需要怀疑主动脉夹层,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以上就是常见的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处于表浅的动脉(如颈动脉)可经B超检查发现,每年应进行常规检查,借此也可以提示其他深部动脉的病变情况;对于其他不易检查的动脉,也应警惕是否有相应症状出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当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相当重要。血脂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冠心病患者应进行强化的降脂治疗,无论血脂处于什么水平,在没有肝功能障碍等禁忌症的情况下,均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冠心病患者一经确诊,即应戒烟,否则病变将持续加重;高血压一方面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且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甚至血管壁破裂,所以应该严格控制;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的慢性炎症,并且损害血管内皮,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冠心病患者也应对血糖严格控制。

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首先应从饮食调整做起,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服用柚子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其次,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加强整体的抗病能力;最后,应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就诊。

?我就单纯肥胖,也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战狼Ⅱ》播放正酣,燃起我们民族自豪感!大国情怀、爱国主旋律体现的淋漓尽致。但随着放映日期的延长和票房收入的激增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我想,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中国的崛起得到世人瞩目,但有些数据,需要国人重视,比如肥胖的高发生率和肥胖人群的高占有率。从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20亿人受到与肥胖有关的健康问题困扰。占全球总人口的30%。肥胖人数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和印度,分别达到1530万人和1440万人。肥胖成年人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和中国,分别达到7940万人和5730万人。

或许有些单纯肥胖的人并没有出现身体的任何问题,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健康指标仍正常的肥胖者,殊不知,这种情况也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单纯肥胖也会增加这些人患冠心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利用此前欧洲一项大型健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体重与心脏病的关联。这些数据设计50万人以上,他们来自欧洲10个国家。分析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单纯肥胖和体重超重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会上升28%。相关报告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报告作者之一帝国理工学院约安娜·祖拉奇说,这项研究说明那些被认为是健康的肥胖人士,即便他们身体没有马上出现不利健康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仍可能会遭受心脏病的打击。

研究人员认为,鉴于上述研究结果,相关政府部门应在人群中实施更广泛的肥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确保公众健康。但作为公众的我们自己,难道就坐视不管吗?肯定不能,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活动、加强日常锻炼,让我们赶走肥胖拥有好身体。

(0)

相关推荐

  • 冠心病原因

    冠心病原因:   冠心病在心血管内科是非常常见疾病,也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心脏病之一。冠心病病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危险因素。比如剧烈运动之后会导致突然冠脉痉挛,导致剧烈胸疼。一…

    11-28
    14
  • 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没有任何症状到活动以后出现心前区不适,也就是心绞痛,一直到突发的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都可以发生。   临床症状…

    11-23
    17
  • 冠心病怎么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生成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引起血管腔狭窄、心肌缺血或坏死。冠心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

    11-30
    12
  • 高血压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是非常典型,有遗传倾向的心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如果父母一方有高血压的情况,那么孩子有高血压的几率就会非常大;  其次高血压还和日常的行为…

    12-01
    12
  • 冠心病支架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支架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我们要注意的什么,冠心病术后。   第一、我们首先要注意病人不能支架以后马上的剧烈运动,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的增加我们的运动量。   第二、坚持服药…

    12-10
    15
  • 冠心病会遗传吗

    冠心病会遗传吗:   首先,冠心病没有明确的遗传倾向,现在有研究发现家族中有存在年龄小于50岁患冠心病的患者时,近亲得病的机会便明显的升高,可以高于甚至5倍高于其他没有相关风险的家…

    11-24
    8
  •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首先,什么是冠心病?因为心脏血管有三根主要血管,右边是右冠状动脉,左边左主干分为两个大的分支,从中间往下的叫前降支,最左边叫左飞旋支。这三根血管是专供心脏的。在心脏外面,包绕着心脏…

    11-12
    18
  • 怎么预防冠心病

    现在患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当冠心病病情越来越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缺血等,无论是哪一种疾病对健康的影响都很大,甚至会危及到生命,所以平时要…

    12-01
    21
  • 冠心病发作时有什么症状

    当患者冠心病发作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是否会有耳鸣、胸部疼痛以及头晕的情况出现,并且在发病的时候,一些患者也会出现牙痛的情况。一旦有这一些的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到医院对血管进行检查。 …

    12-22
    16
  • 冠心病应注意哪些

    冠心病应注意哪些:   心绞痛一般是由于冠心病引起,而对冠心病病人而言,疾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心绞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对于冠心病病人在中药治疗的同时 ,还需要患…

    12-21
    9
  • 怎样预防冠心病

    怎样预防冠心病:冠心病的预防其实一个是说如果我们有遗传病史,那么基因这部分我们改变不了,那要从生活习惯上来改变。比如说要控制吸烟,应该说对于冠心病来讲,烟是不能够限量的,一定要戒烟…

    12-17
    12
  •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冠心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种疾病容易出现在年纪大的人群身上,冠心病患者饮食方面的禁忌有很多,不要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要喝酒,吃辛辣刺激饮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也应该避免,…

    12-19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