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怎样引起的

高血压的出现本身就有着很多不同的原因,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因为环境或者精神所造成,另外这和年龄的关系,遗传性因素都有着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可能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又或者是药物性因素,还有其他的疾病所造成,总之在生活中需要重视。

高血压在出现之后,如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自然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问题,所以本身就应该引起重视,大部分的情况下,在患有高血压之后的10~20年内,也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又或者冠心病等等,甚至还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脑病。那么,高血压病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性因素
  大概有60%的高血压人群,可能是因为基因遗传所导致,简单来说,如果家族内有人患有高血压,孩子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会超过一般人。
  二、环境和精神因素
  就是因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精神都处于紧张又或者是焦虑的状态,所以也可能会形成高血压,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因为环境的问题,比如长时间处于噪音的状态也更容易会出现高血压。
  三、年龄因素
  高血压的出现几率其实和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4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就更高,因此在年龄逐渐增加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引起生活的重视。
  四、生活习惯问题
  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再加上经常性的摄入高盐或者是高糖的食物,也有可能会导致血压逐渐的上升,另外如果经常性的抽烟自然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这也是高血压危险的一大因素。
  五、药物性因素
  高血压的出现有时候和药物性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消炎药物,避孕药物都可能会导致正常的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其他疾病
  有时候在患有一些疾病时,也会导致血压没有办法得到控制,譬如说甲状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又或者是糖尿病,甚至也可能是因为肾上腺占位性疾病所导致,这些疾病的出现如果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治疗,自然就会导致血压逐渐的上升。

高血压病是怎样引起的相关阅读

对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技巧

如果经2~3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后,血压仍然控制不满意时,称为“顽固性”或难治性高血压,这种情况仅占高血压病人的极少数(<5%)。如属顽固性高血压,病人应首先注意自己是否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和按时服药。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如饮食控制不好,进食热量过多,体重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应严格限制饮食和进行有氧代谢运动,进行有效的减肥;

②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氯化钠摄入不超过2克,补充钾、钙和镁丰富的食物;

③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尤其注意排除肾性高血压和肾上腺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④对原有用药方案加以调整,更换部分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注意剂量的个体差异;

⑤注意自己是否在同时服用影响降压药物效果的其他药物,如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消炎镇痛药物、某些抗抑郁药物;

⑥有些降压药物可能引起体内的水钠潴留,可试加用利尿剂,促使水钠排出,有利于血压的下降。

难治性高血压一线联合用药方案:α受体阻滞剂加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ACEI加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ACEI加利尿剂加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米诺地尔、肼苯达嗪)加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

如何分辨“高血压”的本质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慢性病,流行病学材料证明大约占人口比率的2.24―7.44%。慢性高血压症,可以引起躯体多部位、多器官的损害,如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能够对人们的生活素质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人们普遍重视这种疾病。

在医学界里,医生们对此病症的理解却大不一样。内科医生通常认为“高血压”可以引起人的情绪波动;而精神心理科医生又认为情绪波动才是“高血压”的主要诱发因素。因为这一认识关系到高血压治疗的方法问题。即是以降压为主治疗?还是控制情绪治疗?

多少年来大家各持已见,争执不下。那么我想还是从本质上对“高血压症”提出一点个人看法。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血压升高的标准

a、凡舒张压超过12.0kPa(90mmHg),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血压升高。

b、若舒张压不超过12.0kPa(90mmHg),而收缩压按不同年龄超过以下标准者,均列为血压升高。

39岁以下血压>18.7kPa(140mmHg);

40―49岁血压>20.0kPa(150mmHg);

50―59岁血压>21.3kPa(160mmHg);

60岁以上血压>22.7kPa(170mmkPa)。

确诊高血压的标准

a、过去经过确诊为高血压者(包括本次普查血压正常者)。

b、本次普查舒张压在13.3kPa(100mmHg)以上者。

c、除以上两项外的其它血压升高者,应该再复查两次非同日血压,如有两次血压升高(包括普查时在内),即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期简单来说,Ⅰ期就是无心血管病器质性改变者;Ⅱ期就是伴随心血管器质性改变者;Ⅲ期就是合并器官器质性及功能失代偿者。

《实用内科学》将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归纳为五个主要因素:

 a、首先是精神心理学说

认为人在外界刺激下出现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如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出现相对固定的,以发放收缩血管冲动为主的兴奋时,则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周围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病上起重要作用。而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血压的反射弧刺激感受器,对各种神经递质发出过强的冲动,增强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b、内分泌学说

认为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形成高血压的主要机制。

 c、肾源学说

认为高血压与肾缺血有关,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酮固酮系统的平衡失调是高血压的发病机理。

 d、遗传学说

流行病学证实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只有部分关系,并不能认为上辈有,下辈就一定是。

 e、摄钠过多学说

科学家证实食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

由此看出,高血压与心理刺激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有专家将高血压症归类于心身疾病的范畴。也就是说是一种心理因素引发的身体疾病。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专著上将精神心理学说例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的第一位。但在当今临床治疗中,并没有重视高血压治疗中,如何解决心理刺激因素的问题,更没有积极讨论合理运用精神心理药物的意向。原因是高血压患者根本不会想到这个病需要运用精神心理药物,更加不会主动直接到精神心理科接受治疗。

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相当部分高血压患者本身就是心理疾病患者。他们医来医去医不好,服什么高级、低级的降压药,就是没效果,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部分患者治疗的大方向有偏差。

打个比仿,长江发大水,江水上涨,压力大增。要防止江堤崩溃,我们有几个处理方法:一是将堤坝筑高和加固堤身,扩大水域容积(如扩血管药);二是泄洪减压,把多余的水通过其它渠道排除(如使用利尿剂);三是上游起水霸,控制水量(如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等等。而这些我们都可以称其为“治标”。

真正“治本”则是要将上游的荒山秃岭进行绿化,保水、保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根治。

看一位高血压患者是否因为情绪障碍而致病有几个要点:

一“龄”——指年龄,心理因素导致的高血压,一般年龄偏小,多于青壮年发病。排除嗜铬细胞瘤,并有明显心理诱发因素者,重点关注。

二“体”——指体形,一般高血压患者体态臃肿、肥胖,而心理因素引致的患者多形体偏瘦。因为这部分患者焦虑或抑郁,常常伴有失眠,因而消耗较大,不易肥胖。

三“精”——指精神,可以从其生活、工作中寻找精神刺激因素。如工作紧张、生活困苦、家庭问题等。

四“族”——指家族史,看家族中没有高血压病史。如果有,可多考虑原发性高血压,没有多考虑心理疾病。

那么在对待伴有情绪问题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上,一方面要合理运用抗高血压药物;另一方面还可以建议患者运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再加上有计划的营养善饮,适当的情绪调节,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高血压就不会成为难治之症。

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管理目标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的危害不仅仅表现为血压的升高,如不予治疗,对心脏、脑、肾脏等都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但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好血压,使之长期稳定在140/90mmHg以下,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需要高血压患者学会管理自己的血压,了解高血压治疗目标有助于自己控制血压。

1、没有合并症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 ? ? ? ?

得高血压是什么原因

在门诊,高血压病友经常会问我,为什么会得高血压,其实也是一个医学难题,总的来说,高血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95%左右,另一类是继发性高血压,占约5%。

先说说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在中青年人群中更多见,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我高血压研究门诊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发现了三例,如果肾上腺B超发现腺瘤可以手术切除,如果是增生则以内科治疗为主.还有就是多发性大动脉炎,也发现了一例.其它的有嗜铬细胞瘤,在我的门诊尚未发现.这类高血压需要针对性的治疗.

另一类继发性高血压是肾性高血压,多见于有慢性肾脏疾病或肾血管疾病,所以我对部分年轻高血压,控制不理想的高血压常需要进行肾脏超声检查,肾血管超声检查就是这个原因.

再说说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没有其它疾病的高血压,它的原因最复杂,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占30%左右,后天饮食习惯占30%左右,生活习惯压力等占40%左右.大家不妨分析一下,自己的有关情况,除遗传因素外,其它都是自己可以改变的,改变这些引起血压高的因素,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引起原发性高血压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1.超重/肥胖;2.高盐饮食/低钙/低钾;3.长期紧张;4.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5.长期超量饮酒。其它还有一些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遗传、男性、年龄等。

防治高血压,非药物疗法的重点是对上述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管理。让这些因素在升高血压的作用降低,从而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降血压的食物都有哪些

按照中医理论,食物和药物一样,在味道和性状上有“四气五味”之分。“四气”指温、凉、寒、热。“五味”指辛、甘、苦、酸、咸。有的古书上还有两味“涩”和“淡”,“涩”归入“酸”中,“淡”归入“咸”中。

中医认为人生来有阴阳,而饮食上不注意“四气五味”的平衡,会导致身体阴阳失调,进而出现疾病。

如何正确运用食物的“四气五味”来达到身体的平衡健康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衷敬柏教授教您《调阴和阳降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人多以肝阳上亢为主。您可以通过下图自测,是否具有阳亢的表现。

专家特别指出,阳亢的“头晕”和眩晕症的“头晕”区别在于:前者的头晕往往伴有头部的发胀,头被紧紧箍住的感觉比较明显。同时,如果您已经患有高血压,要特别警惕鼻头和手掌大小鱼际处的发红,一旦出现要及时监测血压是否升高。

阳亢明显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凉性的食物来调理。哪些凉性食物适合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食用呢?您可以对照下图选择。

从食物的“五味”来讲,酸味有收敛的作用,苦味有祛火的作用,咸味有重镇的作用,对阳亢病人都有好处。但特别强调,中医“五味”的“咸”和我们平常说的咸盐的“咸”不是一回事,高血压患者要少盐,但可以食用海带、海藻等“咸”味食物。

高血压的患者多以阳亢为主,但也可能伴有一些阴虚的症状。中医认为,高血压和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阴虚又分为肝阴虚和肾阴虚。如果您有高血压,可以对照下图自测是否已经出现了阴虚的症状。

专家特别指出,高血压的阴虚和更年期女性的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并不一样。更年期女性最为典型的症状是烘热,即突然浑身发热,出一阵汗又凉下去。

专家建议,高血压阴虚的病人可以选择一些养阴的食物,放在汤中做成药膳。

针对肝阴虚和肾阴虚,您可以对照下图结合自己的症状进行选择。但特别强调的是,添加这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时,一定要少量,因为药膳强调以膳为主,以药为辅。

同时,专家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提出三句话原则:少盐多酸,多米少面,荤素搭配。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压?血管内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对于血管壁侧压力就是血压。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

    11-27
    9
  • 为什么胖人容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的存在确实会有着各种不一样的原因,但是比较肥胖的人群出现高血压的几率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脂肪含量比较高,血液粘稠度的问题,另外也可能是糖尿病或者是肾上腺激素分泌比较多所引…

    11-19
    12
  • 老年高血压怎么治疗

    老年高血压一般选择药物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水溶性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五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要注意在日常中…

    12-22
    16
  •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症状往往不是唯一和特定的,早期高血压可能会有血压升高,同时伴有耳鸣、头晕、头疼甚至是颈部发硬,部分病人会发现自己近期情绪比较焦躁或者是夜间睡眠变差、多梦。 …

    12-11
    15
  • 高血压怎样预防

    高血压在出现之后自然也会有一系列的并发症,要想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出现,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方法,譬如首先就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除此之外也应该戒烟限酒,尽可能…

    11-24
    20
  • 孕期高血压对宝宝的影响

    孕期出现高血压对宝宝的影响很大,孕妇高血压会导致血流速度缓慢,让胎儿营养不足,胎儿发育会迟缓,严重时会导致死胎、流产。当孕妇病情加重时需要提早分娩,会出现早产儿,还可能会影响到宝宝…

    12-26
    27
  • 高血压能怀孕吗

    高血压能怀孕吗:   高血压患者能不能怀孕,也要看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是怀孕前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而且在怀孕前血压情况控制良好,可以考虑怀孕;如果血压控制不好,需要在心…

    12-16
    7
  • 高血压不能吃的食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高血压患者切不可多饮多食,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不能吃大鱼大肉及过度油腻的油炸食品,同时不能吃过咸的食物,可适量吃些蔬菜水果。如果还…

    11-18
    17
  • 高血压能吃冬虫夏草吗

    冬虫夏草是一种温补性的中药材,高血压患者能够吃冬虫夏草,但是并不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仅仅能起到滋补性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在吃冬虫夏草时要注意用量,不可吃的过多。适宜于高血压患者食用的…

    11-25
    12
  • 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需要从日常饮食入手,建议要控制钠盐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可以多吃高蛋白食物。同时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尽可能保持心情愉悦放松,不要有过大压力。另外,还要坚持定期做孕期保健…

    12-14
    15
  • 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高血压

    颈椎病之所以会诱发高血压,首先有可能跟患者上段颈椎横突刺激有关系;其次跟患者颈椎上段松动移位有关;再者,还跟患者颈椎椎管狭窄有很大的关系;最后,倘若患者的颈部血管以及神经受到了牵引…

    12-05
    9
  • 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有哪些

    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有哪些:   高血压危象是在临床中被临床医生特别重视的一类疾病。之所以重视,我相信大家从字面上就可以发现,它不仅仅是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它还包含了危象两个关键字…

    12-13
    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