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母乳性黄疸:
如何在家里边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首先就是患儿是母乳喂养,这是肯定的;第二就是一般的情况要特别好,孩子没有合并有其他病理性黄疸的表现,比如说吃奶比较差、呕吐、体重下降、体重不增、大便的颜色不正常发白、肝胆区有肿胀肿、特别的腹胀等等,这些情况都排除之外,单纯母乳喂养生后一周左右出现的这种黄疸,我们大概能可以判断他是母乳性黄疸。
那么还有一条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个诊断性判断,那么就是停止停母乳以后,看他的黄疸是否下降,皮肤的黄染颜色是否下降,黄疸指数是否下降。那么停停母乳一般停48或者是72小时来观察黄疸指数,还有黄疸颜色的下降来判断母乳性黄疸。如果停止到我们规定的时间之后,确实黄疸的皮肤的黄疸也颜色减轻很明显,或者黄疸指数下降50%,我们就可以诊断母乳性黄疸。
前提大家一定不要忘了母乳性黄疸一定要除外病理性因素,没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同时我们停止停了母乳之后,出现我们判断的黄疸指数的下降,这个才可以诊断母乳性黄疸。因此不是也不是特别容易的,在家里一定要注意把病理性因素除外。
怎么判断母乳性黄疸相关阅读
母乳性黄疸症状
母乳性黄疸症状: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孩子只是因为母乳引起的黄疸,不合并有其他的病理性症状,吃奶好、体重增加正常、大便小便正常、眼神灵活、逐物正常,这时一般就是母乳性黄疸。给予停止母乳喂养以后也可以帮助判断,黄疸如果减轻考虑母乳性黄疸。
如果黄疸在停止母乳之后减轻,不要太着急的恢复母乳,停止三天左右再逐渐的加量,或者是改用配方奶粉慢慢的加母乳,这样皮肤黄染症状也不会逐渐的加重,也不会再出现,最后恢复母乳喂养都可以。但是在母乳性黄疸发病的过程当中,如果患儿出现吃奶不好、呛咳、发烧,或大便的颜色发生改变,要到医院就诊,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的可能,积极的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点,一般母乳性黄疸分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
1、早发性的母乳性黄疸,一般是因为早期妈妈刚生生完宝宝以后,奶水还不是很足;喂养方法不很得当,导致孩子吃奶的量不够足。
2、肠肝循环,患儿进食量少,大便在大肠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肠肝循环就会增加;
母乳中本身含有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会使在肠肝循环当中已经变成结合的胆红素,给它分解成未结合胆红素,那么这个未结合胆红素又会被肠肝循环再次循环利用到机体当中,因此就出现黄疸。因此母乳性黄疸主要的是这两个原因,肠肝循环的增加以及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这个酶的增加导致的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