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的危害:
心脏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为一种良性的早搏,无明显的危害。室性早搏又分为频发的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等等。危害性比较大的室性早搏是指有心脏性器质性病变从而引起的早搏。
比如患有冠心病、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然后合并了室性早搏,这种危害性比较大。尤其是频发的室性早搏,在有心脏病史的基础上,又合并有频发的室性早搏,会引起室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等等。这种是危害性比较大的室性早搏,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脏早搏有哪些危害相关阅读
早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早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早搏指在正常的心脏活动以外,提前发生的一次心跳,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区早搏等,大多数没有特殊的原因,部分正常人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也可以引起早搏的发生,比如紧张、劳累,部分人在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以后也会引起早搏的发生。
部分患者早搏是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引起,比如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心肌病、瓣膜病等。也有的是既没有器质心脏病,也没有特殊的诱因,仅仅是属于在特殊的生理状况下,比如感染、过度的劳累以及手术等情绪刺激的时候,诱发的早搏,不需要刻意地去关注与特殊处理。
良性早搏和恶性早搏的区别
良性早搏和恶性早搏的区别:
早搏指正常心跳活动以外的提前发生的一次心跳,分为房性、室性等。总体而言,早搏相对安全。在部分正常人处于特定的心理或者生理状态,比如紧张、刺激、情绪波动,以及大量饮酒、咖啡等饮食之后,可诱发早搏的发作,大多为生理性,俗称良性早搏,无需特殊处理。
有慢性、内科疾病、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情况的患者,发作早搏可能是疾病状态不稳定的表现,也可能由于早搏诱发心动过速,甚至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等风险,需要积极处理,给予口服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进一步通过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加强心电监护等方式,监测早搏的发生次数与频率。
早搏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早搏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总体而言,早搏对人体的危害极小,部分患者感觉比较灵敏,可以自觉心悸、心脏落空感或者是心跳骤停感。但个人差别比较大,导致每个患者的反应不一样。早搏本身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人体的影响更多来源于对情绪、紧张、刺激等改变。
根据来源,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等,不同的早搏类型,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房性早搏可以服用少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甚至可以观察治疗,对于频发的室性早搏,需要鉴别潜在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根据合并的心血管疾病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部分患者还可以通过行射频消融等手术去控制与根治。
早搏的原因
早搏的原因:
早搏的原因分成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的原因,比如熬夜,喝浓茶、浓咖啡,情绪激动等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早搏。
病理性的原因较多,比如心肌缺血,严重的心梗可能会出现室早。如果患者有低钾血症,钾的摄入比较少,或排出较多,导致血钾低,则可能导致患者的室早较多。
不同原因的早搏,治疗的方案也不一样。有些早搏可以治愈,有些早搏可以减少。
早搏在分型上有房性早搏和有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又可分为良性的室早和恶性的室早。
早搏是什么意思
早搏是什么意思:
早搏即为心电图诊断,即为心脏除窦房结之外,心脏其他某个部位兴奋度过高,提前兴奋引起的心脏收缩,称为早跳或早搏。
病人如果自己摸脉搏就会发现脉搏正常跳动情况下,会突然停跳一下,实际上就是心跳在匀齐基础上提早跳一下,但之后会有异常停歇出现间歇。
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就是心房某个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引起心脏过早收缩;室性早搏就是左右心室某个部位兴奋性高,心脏提早收缩引起。
早搏患者一定要找到早搏原因,给予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