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焦虑症

焦虑症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压力,会让人变得更加憔悴并且不能够好好地进行休息。所以在出现焦虑症以后需要通过治疗的方法来进行缓解。可以通过药物的方法治疗或者是心理治疗的方式来缓解病症。通过有效的治疗能够缓解焦虑症的情况。而焦虑症自身,也可以通过自我放松以及自我催眠的方法来进行调节。

如今都市人的压力都很大,很多人都会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感到迷茫,感到压力巨大,所以有不少的人会出现焦虑症。在出现焦虑症的时候容易感觉到烦躁和难以入睡。所以该怎么治疗焦虑症呢?
  一、怎么治疗焦虑症
  1、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而且在日常的时候需要进行服药。才能够有效地遏制焦虑症的继续发作。但是在服药的时候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不要擅自服药,并且与医生要保持联系,否则过量的药效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2、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也能够缓解焦虑症。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是通过患者和医生的面对面的沟通或者是非语言的交流,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以及改变患者的焦虑的状态。在治疗重度的焦虑症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药物的治疗来辅助,更是需要通过心理的治疗来解决患者的心理压力。
  二、焦虑症如何自我调节
  1、自我放松:患有焦虑症的患者需要慢慢地放松自己,在自己精神好的时候去想象好的场景,不妨多出去外边散步散心,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常常考虑工作压力等问题,否则更是容易加剧焦虑症的情况。

2、自我催眠: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焦虑症患者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在睡觉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压力过大而难以入睡,所以这个时候不妨通过催眠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心情,来放松自己。可以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来督促自己入睡。
  3、自我反省:当发病的时候病人会感觉到十分痛苦,而这个时候需要进行自我的反省来回忆到潜意识的痛苦和哭诉,需要及时进行发泄。在发泄以后一般都能够缓解痛楚。

怎么治疗焦虑症相关阅读

焦虑症不吃药能好吗

治疗焦虑症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是药三分毒,焦虑症是个慢性病,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好的,有些人不想长期服药,害怕长期的依赖药物会对身体有伤害。既然不想服药,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治疗的方法来减轻焦虑症的烦恼,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除去药物治疗以外其它治疗焦虑症的方法。

一、长期服药的危害
  1、 长期服用会造成药物依赖性,长期服用西药可养成习惯,严重可成瘾一旦停用就会精神紧张,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2、 长期服药致抑郁症反复发作复发意味着治疗难度更大。长期服用药物,会直接造成神经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病变。严重者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甚至会患上癌症。专家介绍,西药吃多了容易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药效失去作用,如此下来,引起抑郁症病复发问题。
  二、自我治疗的方法
  1、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转移注意: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而这种思维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越焦虑越想,越想越焦虑,从而无法摆脱。此时,患者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3、自我松弛: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4、自我反省: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5、自我催眠: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
  6、深呼吸:当你面临某些事,产生了紧张情绪时,请一定要记得深呼吸,让有节奏的深呼吸减缓我们的心跳,脉搏,呼吸。有助于舒缓压力消除紧张情绪,让自己相信焦虑,紧张已经过去。从容面对。
  看到那么多长期服药的危害,你害怕了吗?建议一开始患上焦虑症的朋友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直接选择服药治疗,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来缓解病症。

焦虑症全身游走性疼痛是怎么回事

焦虑症虽然是一种精神类型的疾病,但是也会导致很多出现在身体中的症状,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以及腰痛和关节痛等等全身性疼痛的症状,但是却检查不出问题,实际上这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焦虑、紧张、疲劳为主要诱因,是焦虑症导致的。
  患上了焦虑症有时候并不是只会出现烦躁的精神症状,还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症状,有的患者就会感觉出全身游走性疼痛,但是检查往往并没有什么异样,因此也不知道该怎样治疗处理,那么到底焦虑症全身游走性疼痛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患者颈部僵直、头晕,但经过颈部检查后没有发现异常,少数患者检查显示颈椎有轻微的增生或轻微的供血不足,但按相关治疗无效,作按摩、推拿、热敷、针灸后有所缓解,但很快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实际上这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焦虑、紧张、疲劳为主要诱因。
  很多患者腰酸、腰痛、背痛的同时还夜尿频多、失眠,往往被诊断是肾虚、轻度腰椎间盘突出,但服用了很多补肾药物没有效果,有的患者无法忍受疼痛甚至冤枉作了椎间盘切除术,疼痛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重,而且很多患者还很年轻,实际上这也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之一,焦虑、紧张、疲劳为主要诱因。
  很多患者游走性疼痛、关节痛,经过一些检查,虽然有一些风湿性指标偏高,但往往按风湿治疗没有效果,实际上这些患者并没有风湿病,只是出现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之一罢了,焦虑、紧张、疲劳为主要诱因。

焦虑症的前兆表现

焦虑症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疾病,患上了这种病症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由于此病比较常见,建议大家对焦虑症引起重视,尤其是当出现睡眠问题、紧张、惊恐、自我怀疑等前兆症状时,要引起重视。

焦虑症的症状
  1.睡眠问题
  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2.过度担心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3.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4.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5.怯场
  有些人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6.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7.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8.重温伤害
  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9.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10.反复倾诉
  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就像“祥林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迹象。

焦虑症会变成抑郁症吗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本质的区别,一般来说,焦虑症不会自然地转化为抑郁症,但是焦虑症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转化为抑郁症,或者是两者共同存在。
  现在的人们由于各种因素常常会出现焦虑的情绪,有一些人缺少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会发展成为焦虑症,一旦患上了焦虑症想要摆脱却并不容易,并且因为焦虑症会导致情绪低下,还会让人无心工作和学习危害十分严重,那么,焦虑症会变成抑郁症吗?

焦虑症会不会发展成抑郁症?

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和抑郁症有本质的区别,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转化,或者出现两者共存。一般来说,焦虑症不会自然地转化为抑郁症的,应该说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心理问题。但是有些焦虑的人,会出现抑郁和心情低落的现象,这样很多人就会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了。
  现如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患有各种精神类的疾病,焦虑症就是其中一种。因为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很多人都忽视了自己正在经受着精神类疾病的困扰。
  一项新研究显示,焦虑可能导致长期的睡眠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与焦虑相关缺乏睡眠的问题,可长达6个月。
  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噩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
  精神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焦虑症的危害之大,建议患者应该学会调节,如果严重的话应该去就医,接受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

焦虑加重过敏症状

过敏是一种很缠人的疾病,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鼻炎,治疗困难很难彻底痊愈。这个时候我建议您千万不要太焦虑,因为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焦虑会加重过敏症状!

如果你是一位过敏症患者,那你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压力或焦虑也会加剧过敏症状。

俄州立大学博士和她的同事找来28位志愿者,他们都患过花粉热和季节性过敏。研究人员用花粉和豚草刺激他们胳膊上的皮肤,使其出现红肿的水疱。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让他们分别处在无压力、适度压力和高度压力的环境下,以检验心理压力对过敏症的影响。其中,在高压环境里,志愿者被要求发表10分钟的演讲,然后在不用纸笔的情况下,回答一些数学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在适度压力下,与没有压力时相比,志愿者胳膊上的水疱要大75%;而在高度压力下,水疱甚至要比没有压力时大一倍。不仅如此,与没有压力环境相比,处在高压环境中的志愿者,第二天仍出现强烈过敏反应的几率也要高4倍。

教授指出,研究表明,过敏症患者要注意减轻自身的压力和焦虑。她建议通过按摩和冥思等形式放松心情,从而达到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0)

相关推荐

  • 阿普唑仑片说明书

    长时间焦虑,激动,睡眠不好,去药店买药,别人都会推荐阿普唑仑片。可是对于阿普唑仑片该怎样使用,从来没有用过的人就会很迷茫,完全不知道它的禁忌,使用方法,还有注意事项。所以,在这个时…

    11-19
    14
  • 怎么用中医的办法自我调理

    中医有很多办法可以治疗焦虑症。除正规在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之外,还有一些小办法让患者在家里也可以缓解焦虑的症状。第一穴位的按摩,因为不论哪种证型的焦虑症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气机郁滞的情…

    11-26
    13
  • 焦虑怎么治疗

    焦虑怎么治疗:   焦虑治疗首先在心理上要保持放松,要相信焦虑可以治疗。患者要有信心,不要有天要塌下来的感觉,这样只会加重病情。   通常焦虑的治疗是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目前抗…

    11-16
    14
  • 焦虑症和血清素的关系

    大家有的时候会因为血清素下降而误以为自己得了焦虑症。用一个事例来说明,假设一个人误将虫子吃入腹中,可能会有这样几种结果,有的人不以为意;但是有些人有焦虑潜质,对此十分纠结,可能因此…

    12-03
    10
  • 焦虑症失眠怎么办

    焦虑症是不分人群、不分年龄的,无论是为考试而烦恼的学生、为工作而彻夜奋斗的白领还是为柴米油盐的家庭忙碌的家庭主妇,都会因为生活的不如意产生焦虑,最后变成了焦虑症。患有焦虑症的人往往…

    11-19
    10
  • 抗焦虑症药物大体注意事项

    服用抗焦虑症药物,第一剂量要足;第二时程要足够长;第三不要擅自调药或者停药。首先剂量要足。如果药量不足也能见效一些,但是剂量不足反而拖得时间更长。所以如果需要用药,药量要充足。第二…

    12-20
    16
  • 治疗焦虑症最好的药

    治疗焦虑症最好的药:   治疗焦虑症比较常用的药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即安定类的药物,常用的有劳拉西泮、阿普唑仑,起效比较速度,治疗焦虑的效果明确;但是效果持续比…

    11-04
    35
  • 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分离焦虑症一般是出现在孩子身上的一种症状,分离焦虑症是孩子与父母离开时孩子不舍离开的一种行为,比如大哭大叫、抱着妈妈不放等。因为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一下了离开家人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孩…

    12-03
    30
  • 焦虑症症状有哪些

    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焦虑症的产生,焦虑症不仅使我们的心情烦躁,还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增加了癌症的患病率。焦虑症患者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坐卧不宁的现象,身体也伴随着呼…

    11-05
    13
  • 焦虑症复发吗

    很多病人都关心焦虑症会不会复发,是不是这次好以后就永远都不会焦虑。其实焦虑或者抑郁是“心灵上的一场感冒”,和感冒一样,治疗焦虑和抑郁,除要用药物治疗之外,还要学习一个好的应对压力的…

    11-18
    10
  • 该怎么治疗焦虑

    焦虑的治疗,首先要放松心情。通常治疗上是采用心理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有很多种。还有一些双通道的药物。焦虑的治疗一定是足疗程、足剂量。在有疗效后还要维持巩固…

    11-20
    14
  • 焦虑症症状有哪些

    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焦虑症的产生,焦虑症不仅使我们的心情烦躁,还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增加了癌症的患病率。焦虑症患者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坐卧不宁的现象,身体也伴随着呼…

    12-03
    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