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与结膜炎区别:
角膜炎是人们常说的黑眼珠发炎。黑眼珠是人们常说的看东西最重要的部分,相当于照相机最前边的镜头,相当于房间里边的窗户,明亮的窗户,人们就能够看见大千世界。
结膜炎就是人们说的白眼珠,就是在角膜周围那些发白的球结膜和结膜组织。常说的白眼珠发炎,它们两个不一样。白眼珠是人体结膜组织,结膜组织是眼球的表面保护眼球的辅助的组织。
发生结膜炎的时候,一般的情况对视力没有影响。所以结膜炎有的时候反应很重,眼睛红得非常厉害,但是看东西还好。但是严重的结膜炎如果影响到角膜,侵犯到角膜上,也会导致视力受到影响,视力下降,这是重要的特点。还有结膜炎,有一些严重的结膜炎有传染性。
角膜炎与结膜炎区别相关阅读
角膜炎都有哪些症状
角膜炎都有哪些症状:
角膜炎的表现因不同的病因而不同,如细菌性角膜炎的起病较急,症状重;而霉菌性角膜炎的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月;病毒性角膜炎的特点是时愈时发。角膜炎共同的表现为,起病初期,眼部均可有异物感,或刺痛感,眼红,怕光,流泪,患儿表现为不愿睁眼睛,角膜受损伤的部位出现灰白色或是黄白色浸润点,周围组织水肿、混浊,角膜看起来不清亮、透明。
如果此阶段没得到积极治疗,炎症可继续扩大或向深部发展,角膜组织坏死、脱落,形成黄白色溃疡,角膜局部缺损,凹凸不平。此时眼痛加剧,视力明显减退,随着坏死组织大量脱落,角膜逐渐变薄,最后造成溃疡穿孔,眼内容物流出,视力严重减退。炎症还可向眼内发展,引起眼内炎或全眼球炎,导致失明。
角膜炎对眼球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轻者影响视力,重者角膜穿孔,视力丧失。因此患角膜炎一定要诊断准确,积极治疗,尽可能使病变停留在角膜浅层。
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将角膜炎按照致病因素,可以分为感染性、免疫性、营养不良性、神经麻痹性以及暴露性等。所以治疗角膜炎的关键是,要对角膜炎进行正确的分型。在感染性里,还将角膜炎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以及阿米巴性等等。所以当角膜炎出现的时候,要进行正确的病原学分类,才能进行良好的治疗。
细菌性的角膜炎:
眼睛里面的分泌物非常多,治疗的时候以消炎为主,可以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或者是红霉素眼膏,还可用妥布霉素眼液点眼睛。
病毒性的角膜炎:
需要用抗病毒的眼药水以及抗病毒的药膏进行治疗,比如说阿昔洛韦眼药水或者是更昔洛韦眼膏治疗。如果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角膜炎,要应用激素类的眼药水进行治疗。如果是营养不良性角膜炎,要给予局部还有全身的营养补充才能使诱因去除,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治疗角膜炎的关键是要明确病因,要进行角膜病灶刮片检查以及角膜组织活检检查,提高治疗的正确率。
眼干眼胀是什么原因
眼干眼胀是什么原因:
眼压高会表现出眼发胀,而眼发干则是由干燥性角结膜炎引起的。
干燥性角膜炎除了原发性泪液分泌不足外,还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慢性病,如内分泌疾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症。
2、急性病,如急性剥脱性皮炎征、眼部类天疱疮。
3、眼睑与结膜的创伤和手术可能损伤大部分基础分泌器和反向分泌器的导管。
原发性泪液分泌不足临床上通常称之为氏综合征。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所谓广义的氏综合征(简称SJS),是指除口眼干燥外还合并有其他全身与自家免疫有关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狭义的SJS即干燥性角膜炎(简称KCS)。干眼症或称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是由于角膜前泪膜的质或泪液量的不足造成的结膜、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
浅层点状角膜炎有什么症状
浅层点状角膜炎有什么症状:
浅层点状角膜炎是角膜上皮三种不同病变类型的总称,即点状上皮角膜炎,点状上皮糜烂和点状上皮下浸润。他们常常同时存在,只是轻重和病变范围有所偏重和不同。他的病因有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频繁刺激、机械性刺激、其他眼病等。
临床上表现为畏光、刺疼、酸磨、视力模糊或雾视。在各种细菌性结膜炎或睑缘炎时,常合并角膜的上皮糜烂和点状表层炎以及多膜边缘部上皮的浸润,这些病变在角膜上有时呈散在性,有时在全角膜上弥漫性分布,特别是角膜周边部较多,应该做认真的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感染引起角膜发炎。该病常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怕光,流泪,酸痛等。该病一般是三叉神经发病,病变位置情况较深,其感觉减退,但因炎症刺激角膜病变的临近组织,因此刺激症状仍比较明显。
当患有病毒性脑膜炎时病程比较长,治愈后容易复发,可常伴有葡萄膜反应,甚至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浓或继发青光眼,这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给全身用抗病毒药物,配合抗菌素眼药水把继发的细菌和真菌感染有效地控制。有虹膜炎反应时要散瞳,体弱多病易感冒者给予免疫系统药物。总之只要眼睛发红就是有炎症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因为角膜炎在得到及时治疗后就会留的小疤痕,局部用眼药水消炎,必要的时候散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