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力衰竭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是心脏功能减退,不能满足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有分级标准,目前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脏功能分级。
  一级,患者有心脏病,当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心衰症状。
  二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也就是在休息,或者平常日常生活,并不会出现心衰症状。但是活动量稍大,比如走路或者过快或者上楼梯,即可出现心衰症状。
  三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即便是日常一般活动就能引起心衰症状。
  四级,患者有心脏病,而且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衰症状。
  不管是哪一级心衰或者心功能不全,只有通过积极治疗改善症状,延长心衰患者生存期。心衰治疗效果跟所用治疗措施,心衰程度能引起心衰新发病等等因素有关。心衰程度越严重,治疗就越困难。

什么是心力衰竭相关阅读

脚浮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浮肿是一类常见问题,生活中出现这一症状的病因比较多样,常见的有心力衰竭、心脏病、肾脏疾病、肝病、饥饿、药物、甲状腺功能不足等等。如果说长期站立引起的脚浮肿,这个是短暂性的问题,后期自然慢慢恢复。如果是长久的脚浮肿,建议这类患者尽快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脚部浮肿指的是脚血管的组织间隙间存在过多的体液积累,这时候就发生了水肿,水肿情况下,体积增大、颜色苍白。脚部浮肿刚开始可能影响不大,后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及日常行走,需要及时的处理。很多人想知道,脚浮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脚浮肿的非疾病因素
  生活中存在一种情况,平时站立或行走过多,这时候脚上的乳酸堆积过多,脚部就易肿胀,形成生理性浮肿。如果是该类浮肿,大多不必太担心,后面多休息,都是会恢复回来的。休息期间要注意,避免劳力劳动。

二、脚浮肿的疾病因素
  1.心力衰竭:对于脚浮肿的患者来说,心力衰竭及脚部静脉炎是两大原因。如果是脚部静脉炎,患者会出现一侧的脚部肿胀。如果是心力衰竭,患者两侧的脚都会有肿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脚也不会疼。
  2.心脏病变:如果存在心脏方面的问题,比如心脏病、心瓣病变,这时候心脏没办法将血液送入肺部,血液进不了就开始倒入静脉,然后汇入肾脏,肾脏如果有充血的情况,这会导致脚部浮肿。

3.肾脏疾病: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肾脏疾病,这时候全身各处都会出现一定的肿胀情况,特别是脚部、脸部比较明显,这种情况多是蛋白质从尿液流失太多所引起的。
  4.缺乏蛋白质:如果饮食中缺乏蛋白质,这时候血液里的液体会从血液渗出,进入身体的组织,如果腹部肿胀时,腹腔过多的容纳这类液体,就出现肿胀的情况。
  5.肝病严重:肝细胞如果受损,无法生产足够的蛋白质,这时候会因为蛋白质流失而出现肿胀情况,大多是为了平衡血管及血管外围周围的蛋白质含量,血液进入组织内造成组织肿胀。

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力衰竭多数为中老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心理烦躁、胸口闷痛、没有任何的食欲感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其中之一,不管哪一种感觉都会让人不受,甚至对正常生活有所困扰,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了解一下心力衰竭的症状。

1、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只是去医院做检查已经是心力衰竭了,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爬楼梯或者走路的距离过长时,就会感觉到胸口闷痛。行走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短,严重的话晚上睡觉时容易被憋醒,只有下床走动几步之后才能够缓解,这是左心室衰竭的一种表现。要看看患者在哪一个阶段的衰竭,才能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只要是早期的心力衰竭就能够缓解。

2、身体水肿,有90%的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水肿的情况,在刚开始袜子口会深陷,轻轻地用手按压小腿的时候会出现凹陷的情况,几分钟之后一直没有得到恢复。长时间走路的人群,午休后双脚踝或者脚部会出现浮肿,休息一晚上就能够消失。对于长时间卧床不起的患者来说,容易出现后背部或者腰骶部的浮肿。若是婴幼儿或者儿童出现了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脸部出现水肿,长时间的浮肿会引起下肢皮肤的色素沉着,以及变硬变红,尤其是手臂部位、小腿前侧的皮肤,当达到心力衰竭晚期时,就会变成全身性的水肿,应该及时去医院做检查,防止病情的恶化。

3、全身无力,几乎所有的心力衰竭患者都会有全身无力的症状,走几步路就会气喘吁吁的,双腿走路的时候很是沉重,这主要是因为心脏功能出现了障碍所引起的,如果患者6分钟之内步行距离也没有超过300米,说明体力已经明显的降低。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就要引起警惕了,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千万不能拖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积极的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千万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不然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什么叫心力衰竭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为全身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如果心脏出现了衰竭,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所以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心力衰竭的的具体症状和护理治疗方法吧。

1、心力衰竭早期,患者从事一般体力劳动会感到疲劳,休息后则能减轻。走路速度稍快或者爬楼梯时,便会感到呼吸急促,休息后症状消失。这种症状多为左心衰竭的表现。
  2、当右心衰竭的时候,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右上腹有时疼痛、尿量减少、体重逐渐增加,而且手足部的皮肤会感到紧绷感。
  3、心跳加快是心衰的常见症状,脉膊快或不规则,稍加活动就出现心律失常。此时,尽早到医院做心电图和心功能的检查。

4、心力衰竭往往有个前提是有个心脏病病史,出现以下的症状就要考虑有心力衰竭了,有心脏病基础的一旦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就是我们上楼快一点或者走路快一点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甚至有的人夜间睡着觉就突然憋醒,必须要坐起来或者站起来走一走才能缓解,以后再平卧,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那就说明我们出现了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首先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消除心力衰竭诱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心率并登记。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病情稳定3个月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手术后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起搏器患者需要定期到门诊进行随访优化等。起搏器患者正常生活,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如果一旦发现心衰的早期信号,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防止疾病的发展。首先要消除引起心衰的诱因,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心肌缺血等;其次要注意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少吃盐,减轻水肿等症状;最后,可以使用相关药物,减慢心律,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如果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就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另外比如呼吸道感染、心脏负荷过大、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过度的体力活动还有个人的情绪都会引起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分慢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以及它们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最常见的是左边的心脏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这种病症是突然出现的一种情况。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病情来的非常突然。出现了急性心力衰竭的情况时候一定要及时抢救,它会危害患者的生病。
  首先要给患者带上面罩或鼻导管吸氧进行治疗,在使用吗啡、袢利尿剂、强心剂等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的时候,患者要坐起来或者半躺着,两腿自然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的情况。如果注射之后患者病情没有缓解,就要根据患者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当病情越发严重、血压持续降低,就要采用一些机械化的设备进行治疗,或者通过外科手术等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二、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持续性的心力衰竭。一般是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引起的。它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疲倦没有力气、身体还会有水肿的症状。患者静脉压会增高,还会有心房和静脉血栓形成。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首先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产生。还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要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用药期间要检检测好药物反应。患者应每天要自己测量体重、血压、心力并且登记好。

心力衰竭如何分级

在患有心脏疾病之后,如果没有及时的控制病情,就可能会出现心衰的症状,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治疗时就会出现一定的难度,但是也并非是所有的心衰都可能会导致死亡,他也会分成好几个不同的等级,那么在最初的时候还是可以具备一定的治疗效果,那么心力衰竭如何分级呢?

一、心衰一级
  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都可能会出现心衰的症状,而最初的时候症状并不是特别的明显,而且也不会影响到日常的体育锻炼,就算是做了体育锻炼之后,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疲劳现象。
  二、继发性心力衰竭
  这个阶段的病人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并且日常的体力活动也会受到明显的限制,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舒适,但是也会伴有呼吸困难,心绞痛,心悸或者是疲劳等症状,这也就说明病情已经进一步的扩散。

三、心力衰竭三级
  这一阶段属于临床心力衰竭阶段。这一阶段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哪怕是在休息的时候也依然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且还会伴有心绞痛,此时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所会引起的症状就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还可能会危害到性命。

四、心力衰竭四级
  在进入到这一个阶段时,患者基本上已经完全丧失了活动的能力,只能够每一天的躺在床上,就算是在休息的时候也会出现明显的心绞痛,如果出现了活动的现象,那么心绞痛的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
  心力衰竭本身就是一种渐进性的疾病,在最初的时候它的症状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如果能够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但是在进入到后期时就会危害到生命。

(0)

相关推荐

  • 心衰注意什么

    心力衰竭的护理:心衰的患者其实要保健得很多,对于严重心衰的患者最主要的一条,医生一般也会跟病人说就是限盐限水。因为盐摄入多,相对的水也会摄入多,心衰由于它往外射血的能力下降了,最怕…

    01-01
    11
  •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心力衰竭其实应该说是诸多心脏病的晚期,也就说很多心脏病,最终到晚期都会走向心衰这一个阶段。所以也就告诉我们心衰是一个非常难治的疾病,因为心脏已经损伤到一定程度才…

    11-17
    16
  • 心力衰竭和慢阻肺如何区分

    心力衰竭和慢阻肺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疾病,通常可以从患者的症状表现将这两种病症区分开来,还可以从病人以前的病史来区分这两种疾病。除此以外,这两种病症最大的区别还在于发病原因不相同。如…

    12-22
    20
  • 慢性心衰的表现

    慢性心衰的表现:心衰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心衰,一种是慢性心衰,应该说大部分的心衰都是慢性心衰为多见。慢性心衰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活动能力下降,比如说走路走不远,走个30米就已经开始喘了…

    10-07
    19
  • 什么叫心力衰竭

    什么叫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人体组织…

    12-14
    16
  • 心衰注意什么

    心力衰竭的护理:心衰的患者其实要保健得很多,对于严重心衰的患者最主要的一条,医生一般也会跟病人说就是限盐限水。因为盐摄入多,相对的水也会摄入多,心衰由于它往外射血的能力下降了,最怕…

    11-17
    12
  • 心衰的表现

    心衰的表现: 婴幼儿心衰首先是心脏本身的表现,可以出现有心悸或者是心率的变化。婴儿的心率增快,大于等于160次每分,幼儿是大于等于140次每分,儿童是大于等于120次每分。另外有心…

    11-16
    13
  • 急性心衰的表现

    急性心衰的表现:一般急性心衰的症状表现的是脏器缺血的症状,应该说心脏所有的血管都是要靠心脏来泵血,而全身所有的器官都是需要血管来输送血液,泵血的泵出了问题,那么应该说,整体的全身的…

    11-17
    19
  • 心力衰竭症状

    心力衰竭症状:   心力衰竭其实在临床生活中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疾病,它的症状主要分为左心衰症状和右心衰症状。   如果病人出现左心衰,则表现为逐渐加重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最早期…

    11-09
    19
  • 心力衰竭如何分级

    心力衰竭如何分级:   心脏衰竭也叫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放射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是心脏造血功能减退,…

    11-28
    9
  • 心力衰竭如何分级

    心力衰竭如何分级:   心脏衰竭也叫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放射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是心脏造血功能减退,…

    12-15
    19
  • 心衰怎么检查

    心衰怎么检查:心衰患者需要做以下检查: 第一,心脏彩超是最常做的检查,因为心脏彩超能评价心功能,比如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指心脏储存血液和泵出血液的效率,如果效率太低,即射血分数过低,…

    11-19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