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在公共场所,如果遇到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我们立即要予以心肺复苏。那怎样才能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呢。他的指标包括自主心率恢复,经过心肺复苏后,我们可以听到患者的心音、触及大动脉的搏动、心电图则窦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
患者瞳孔的变化,本来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有对光反应,恢复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昏迷的患者逐渐有反应,意识好转,四肢肌张力较以前有所增加,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并且出现吞咽动作。如果出现以上几条变化的话,我们就可以判断心肺复苏是有效的。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相关阅读
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按照美国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先要确定现场环境安全,使患者和施救者都处于安全环境,开展心肺复苏。早期心肺复苏步骤ABCD,就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按压,根据条件情况允许,开展药物治疗或电除颤。
近期根据医学证据和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把顺序做出调整。CABD,就是先做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条件允许情况下,做药物治疗和电除颤。做调整因为在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进行抢救时候,往往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开放气道和呼吸上,所以把步骤做出调整,一定要先做胸按压。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同样跟美国AHA,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相应步骤有关。比如胸按压,不适当按压会造成胸骨和肋骨骨折。开放气道如果操作过猛,或者忽略病人颈髓损伤,会造成二次伤害。
除颤同样如此,电流设备对心肌有一定伤害。所以正确涂抹导电膏,正确除颤位置,选择合适除颤能量,是可以避免发生心肌损伤。但因为电流冲击心脏,不可避免引起心肌细胞破坏,心肌酶血释放,导致复苏后低心排综合征。也就是虽然成功复苏,但心脏功能发生下降,影响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