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糖尿病出现眼睛模糊,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控制血糖,其次就是要控制好血压,再者,还要防治三高,然后戒烟以及及时就诊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还要注意一下,比如定期检查,包括检查实力,同时还要避免剧烈运动。
大家都知道的,糖尿病这种不良症状对于患者的健康伤害很大,对于患者的全身都有很大的伤害的,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眼睛就是一个方面。那么,倘若由于糖尿病的缘故诱发了眼睛模糊怎么办?
糖尿病可以影响眼睛从外到里各层组织结构,引起多种眼睛疾病,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等,此两者可损害视力,是患者出现眼睛模糊不清的主要原因,甚至会导致失明。糖尿病眼部病变发现得越早,治疗的效果就会越好。
1、控制血糖
应尽量保持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研究表明,严格血糖控制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性降低76%,使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降低25%。
2、控制血压
尽量控制血压在正常,也就是说要低于14090毫米汞柱的范围。
3、防治三高
积极治疗高血脂,血脂、血压和血糖三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控制血脂对于血压和血糖的调控都有好处。
4、戒烟
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引起末梢小血管的痉挛收缩,对于眼部疾病的影响是很大的。
5、及时就诊
当出现视力改变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选择合适和合理的治疗方法。
6、定期检查
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之初即应对眼睛做一次全面检查,以后每年应当检查一次。
7、检查视力
眼睛的检查:包括视力和眼底检查。此时医生能更清楚地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可能需要散瞳,必要时进行荧光的造影。
8、避免剧烈运动
倘若有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应避免参加剧烈的活动。
糖尿病眼睛模糊怎么办相关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直接原因就在于糖尿病,其他次要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等。
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过1型糖尿病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更严重一些,发病也要快一些。2型糖尿病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对要缓慢一些。随着糖尿病时间越长,产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性越大。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时间越长,眼底严重程度越来越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症状分两类,眼部的症状和全身的症状。眼部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看东西模糊,突然的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眼前闪光,眼前黑影飘动,黑矇,甚至失明。
全身的症状,常见三多一少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但这些表现都没有特异性,并不是出现了以上哪个症状就一定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几乎所有的眼底病、影响视力的疾病都会有这些共同表现,只不过在糖尿病里面,像眼前黑影飘动,视物模糊,甚至失明,这些发生的几率比较高。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这些表现,要及时地看医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有关于饮食禁忌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辅助治疗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糖尿病,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进行相关饮食调控,对于糖尿病,“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非常重要。
饮食调控:
第一,要减少进食量,特别是单次进食量;
第二,可以少食多餐;
第三,饮食要清淡;
第四,以少糖低脂饮食为主;
第五,进食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有一些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等常规营养饮食,是医生所推崇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治疗,会直接导致失明。现在一般认为在每年新增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里面,失明的患者大概占了25%,也就是4个失明的患者中间,其中有一个就来自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导致失明的几率相当的高。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后不一定会失明,所有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就是要早防早治,并且正确地预防和治疗。
所以一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眼科找专业的医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两大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激光治疗。
第二类是玻璃体手术治疗。
激光主要是针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眼底的视网膜光凝,如果病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像有不可吸收的玻璃体积血,视网膜的增殖,玻璃体增殖,就要采取玻璃体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时,往往还要配合激光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相应设备的改进,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疗效越来越好,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关键一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适应症,就要早期积极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