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目昏不明等。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枸杞的原文】
枸杞,味苦,寒。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耐老。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生平泽。
枸杞子
【枸杞的注释】
[1]枸杞:《本草经解》作“枸杞子”。
[2]周痹:《万历政和》作“风痹”。“痹”字后,《纲目》、《本经续疏》、《本草经解》有“风湿”二字,注为《本经》文。《证类》注“风湿”二字为《别录》文。
[3]久服:《御览》作“服之”。
[4]耐老:《新修》原作“能老”。《御览》、《森本》作“耐老”。《证类》、《纲目》、《品汇》、《图考长编》、《本草经疏》、《本经续疏》、《孙本》、《顾本》作“不者”。“老”字后,《纲目》、《本草经解》注“耐寒暑”三字为《本经》文。
[5]杞根:《森本·考异》云:“杞,香药钞作枸”。
[6]一名枸忌:《御览》无此文。“苟”,《证类》、《纲目》、《孙本》、《顾本》作“枸”。《新修》、《森本》作“苟”。从《新修》为正。
枸杞子
【枸杞的译文】
枸杞味苦,性寒。能驱除五脏的邪气,治疗热邪内炽而造成的多饮、多食、消瘦等糖尿病症状,能治疗疼痛遍及周身的风湿病。长期服用,能使人筋骨坚强,活动灵便,延缓衰老。
【枸杞的形态分布】
1-166宁夏枸杞
茄科宁夏枸杞。灌木或小乔木状。主枝数条,粗壮,果枝细长,先端通常弯曲下垂,刺状枝短而细,生于叶腋。叶互生或丛生于短枝上,叶片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花腋生,2~6朵簇生于短枝上;花冠漏斗状,5裂,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长圆形。浆果成熟时鲜红色。种子多数。花期5~10月,果期6~10月。主产于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河北等省。生长在含盐较高的土壤上。药用部位为果实及根皮。夏秋两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果实,春秋采收根皮。
【枸杞的药材特征】
1-167枸杞
药材
呈类纺锤形,略扁,长6~18mm,直径3~8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而有黏性,种子多数,扁肾形。无臭,味甜、微酸。
1-168地骨皮
药材
筒状、槽状或碎块状,长3~10cm,宽0.5~1.5cm,厚0.1~0.3cm。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具纵横皱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枸杞子
【枸杞的附方】
1.治热劳:枸杞60克,银柴胡30克。共为末,每服3克,用麦门冬煎汤调下。(《圣济总录》)
2.治糖尿病:枸杞子30克,西瓜皮30克(或冬瓜皮15克),党参9克,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