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养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月经不调、血滞经闭、疮疡肿痛、热病神昏、肝脾肿大、心悸怔忡、心绞痛、冠心病等。
【丹参的原文】
丹参,味苦,微寒。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一名郄蝉草。生川谷。
【丹参的注释】
[1]癥:《图经衍义》误作“癥”。
[2]郄:《森本》、《问本》、《黄本》、《周本》作“郤”。
丹参
【丹参的译文】
《本经》说,丹参味苦,性微寒,主治心腹间感受致病因素而发生的病变,可消除流水样的肠鸣声,消除心腹间寒热邪气的积聚,消散腹中的肿块,解除胸中胀闷心烦的症状。丹参还能补气,治疗气虚造成的衰弱性症状。
【丹参的形态分布】
1-101丹参
唇形科丹参。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密被柔毛。根呈圆柱形,有分枝,砖红色。茎方形,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顶端小叶较大,小叶呈卵形,边缘具锯齿。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假总状花序,花紫色,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二唇形;花冠蓝紫色,筒内有毛环,上唇镰刀形,下唇短,3裂,中间裂片最大。小坚果4枚,黑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主产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四川等省,现大量栽培。生于山坡、草地、林下溪旁。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
丹参
【丹参的药材特征】
1-102丹参丹参片
药材
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长10~20cm,直径3~10m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疏松,紫棕色,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气微,味微苦涩。
饮片
呈不规则斜厚片,外表面砖红色或暗红棕色,具纵皱纹,切面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显菊花纹。质脆,气微,味微苦。
丹参
【丹参的附方】
1.治腹中包块:丹参、三棱、莪术各15克,皂角刺5克。水煎服。(《中药大辞典》)
2.丹参饮:丹参(去芦)不以多少,为末。每服10克,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冷热劳无时。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对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并治之。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痛。(《妇人良方》)
3.治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下:丹参、当归、香附各10克,红花5克,川芎3克,用水煎服。或用丹参15克,研细粉,分2~3次用温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