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的原文】
龙胆[1],味苦,寒[2]。治骨间[3]寒热、惊痫[4]、邪气,续绝伤,定五藏,杀蛊毒。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5]。一名陵游[6]。生山谷。
【龙胆的注释】
[1]龙胆:《商务政和》龙胆条全作墨字,缺《本经》、《别录》标记。
[2]寒:《大全》、《成化政和》、《万历政和》、《商务政和》、《本草经疏》、《图考长编》、《顾本》作“澁”。《千金翼》、《大观》、《人卫政和》、《本经疏证》、《森本》、《狩本》作“寒”,《纲目》作“涩,大寒,无毒。”应从《千金翼》等为是。
[3]间:《孙本》、《问本》、《黄本》、《周本》作“闲”。
[4]痫:《图经衍义》误作“耀”。
[5]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纲目》、《草木典》注为《别录》文。其他各本皆作《本经》文。
[6]陵游:《本草和名》作“凌淤”。《纲目》缺《本经》标记。
龙胆
【龙胆的译文】
龙胆味苦,性寒。主治寒邪、热邪由皮肉而入骨,使得骨节间热痛难忍的病症,治疗惊痫(由惊恐而引起的癫痫),能驱除外邪之气的浸入,治疗筋骨损伤,能使五脏安和,治疗由寄生虫引起的腹胀、便血等症状。长期服用,能够健脑,使人神清气爽,记忆力增强,还能使人身体灵便,延缓衰老。
【龙胆的形态特征】
1-66龙胆
龙胆科龙胆。多年生草本,高35~60cm。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根。茎直立,单一,粗糙。叶对生,基部叶甚小,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有主脉3条,无柄。花无梗,簇生于茎顶或叶腋;苞片披针形;花冠蓝紫色,管状钟形,5浅裂,裂片之间有褶状三角形副冠片;雄蕊5枚,花丝基部有宽翅。蒴果长圆形,种子边缘有翼。花期9~10月,果期10月。主产于东北及华北地区。生于草地、灌丛及林缘。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春秋采收。
龙胆
【龙胆的药材特征】
1-67关龙胆贵龙胆龙胆咀
药材
关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面略平坦。气微,味甚苦。
贵龙胆根表面无横环纹,表皮膜质,易脱落,质坚脆,木质部与皮部易分离。
饮片
根茎部分为长条状片,厚1~2mm,根为圆形段状,长0.7~1cm,直径2~4mm。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皮部占大部分,中央有髓,木质部色浅,导管群呈点状环列。外皮色深,棕色、黄棕色或深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