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的原文】
泽泻,味甘,寒[1]。治风寒湿痹、乳难[2],消水[3]养五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4],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5]。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池泽。
【泽泻的注释】
[1]味甘寒:《本草经解》作“气寒,味甘,无毒。”
[2]乳难:《商务政和》作“孔难”。
[3]消水:《纲目》、《本草经解》移“消水”在“肥健”之后。
[4]年:《黄本》、《问本》作“季”。
[5]能行水上:《森本·考异》引《香字钞》作“步行水上”。
泽泻
【泽泻的译文】
《本经》说,泽泻味甘,性寒。主治风、寒、湿邪侵体而引起的风湿病,治疗妇女乳汁分泌不足或排泄困难。可利水渗湿,可滋养五脏,增益体力,使人健康强壮。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耳目灵敏,不觉饥饿,寿命延长,身体轻健,脸上生光,并且产生在水上行走的功能。它是一种水草,生在池塘湖泽里。
泽泻
【泽泻的形态分布】
1-60泽泻
泽泻科泽泻。多年生沼泽植物,高50~100cm。球形块茎,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基生,卵状椭圆形,尖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微心形,全缘,叶脉5~7条,叶柄长,基部鞘状。花茎由叶丛中生出,轮生,集成大形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梗长短不一,伞状排列;萼片3枚,花瓣3枚,白色;雄蕊6枚,雌蕊多数,子房倒卵形,花柱侧生。瘦果倒卵形,扁平。主产四川、福建等地。生于浅沼泽地、水稻田及潮湿地带。块茎入药。冬季采挖。
泽泻
【泽泻的药材特征】
1-61建泽泻建泽泻片
药材
干燥块茎,呈类球形、长圆形或倒卵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多数不规则环状浅沟纹,并散有无数突起的须根痕,底部尤密。质坚,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有多数细孔。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饮片
圆形或类圆形切片,厚约2~4mm。切面浅黄白色,显粉性,有黄色纵横筋脉纹及细小孔。外表面黄白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气微,味微苦。
1-62川泽泻川泽泻片
药材
呈椭圆形或长圆形,个大小不等。表面黄白色,有较宽的横曲纹作岗状,全体附有细根痕,稍刺手,有的光滑,有许多蜂窝状小凹点及凸起的小疙瘩。断面黄白色,粉性小,质轻松,无臭,味甘微苦。
饮片
为圆形或类圆形切片,厚约2~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