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柏子仁的原文】
柏子,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生山谷。
柏子仁
【柏子仁的注释】
[1]柏子:《新修》、《证类》、《纲目》、《孙本》、《森本》、《顾本》作“柏实”。《本草经集注》、《医心方》、《千金》作“柏子”。
[2]安五脏:《纲目》在“除风湿”之后。
[3]风湿痹:《孙本》脱“风”字。《纲目》、《本经疏证》、《本草经解》脱“痹”字。“痹”字后,《成化政和》、《万历政和》、《商务政和》有“疗恍惚虚”四字作白字《本经》文。《人卫政和》、《大观》对此四字作墨字《别录》文。
[4]润:《孙本》、《问本》、《黄本》、《周本》作“悦泽”。
[5]年:《黄本》、《问本》作“季”。
【柏子仁的译文】
柏实味甘,性平。主治由惊恐而致的心悸不安,能协调五脏功能,补益元气,加强人体机能,还能祛除肢体重著等风湿病症状。长期服用,能使人心情愉悦而面容润泽有光;可使人耳目灵敏,体质增强,不觉饥饿;可延缓衰老,使人身体轻健,寿命延长。
1-169侧柏
柏科侧柏。常绿乔木。树皮薄,淡红棕色,常易条状剥落;树枝向上伸展,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直展。叶鳞形,紧贴在小枝上交互对生,侧面叶呈龙骨状,覆盖于正面叶上。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长圆形,生于上年的枝顶上;雌球花长椭圆形,单生于短枝顶端,由6~8枚鳞片组成,最上面1~2对鳞片常不孕,其余各鳞片基部内面生1~2胚珠。球果卵状椭圆形,木质。种子褐色,卵形,无翅或有棱脊。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为我国特产,几乎遍布全国,多为栽培。嫩枝叶入药,称为侧柏叶。夏、秋二季采收。其种仁入药,称为柏实或柏子仁。
柏子仁
【柏子仁的药材特征】
1-170柏实
药材
呈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7mm,直径1.5~3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外有膜质内种皮包被,顶端略尖,有深褐色的小点,基部钝圆。质软,富油性。气微香,味淡。
1-171侧柏叶
药材
带叶枝梢多分枝,小枝扁平,长短不一。叶细小鳞片状,贴伏于扁平枝上,交互对生,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饮片
侧柏叶为不规则多节枝叶片,表面青绿色,微有清香气,味微苦辛。
侧柏叶炭形如侧柏叶,表面呈焦褐色,微有光泽。
【柏子仁的附方】
1.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各等份。同研,熔白腊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20~30丸,食前服。(《本草衍义》)
2.治肠燥便秘:柏子仁、火麻仁各15克,水煎服或研末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