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秦椒温中散寒,行血通脉,除湿杀虫。用于风寒感冒、闭经、产后腹痛、疥疮。椒目行水,平喘。用于水肿涨满、痰饮喘咳等。
【花椒的原文】
秦椒{1},味辛,温。治{2}风邪气,温中,除寒痹{3},坚齿长发{4},目。久服轻身、好色{5},耐老{6}增年通神。生川谷。
【花椒的注释】
{1}秦椒:《新修》,《证类》、《纲目》、《孙本》、《顾本》列在中品。但本条文中有“久服轻、身好,色耐老增年通神”等语。应列入上品,
{2}治:“治”字后,《纲目》有“除”字。
{3}除寒痹:《纲目》作“去寒痹”。
{4}长发:《证类》、《品汇》、《目纲》、《图考长编》、《顾本》、《孙本》无“长”字。《新修》、《森本》有“长”字。
{5}好色:《证类》、《品汇》、《纲目》、《图考长编》、《孙本》、《顾本》、《森本》作“好颜色”。《新修》作“好色”。从《新修》为正。
{6}耐老:《新修》原作“能老”,据《千金翼》、《证类》改。
花椒
【花椒的译文】
秦椒味辛,性温。可祛除风邪之气,能温补中气、驱逐寒痹,使牙齿坚固、头发润泽、视力提高。长期服用能使人身体灵便、面色健康、延缓衰老、增长寿命、精神健旺。
【花椒的形态分布】
芸香科花椒。灌木或小乔木,高1~3111。树皮暗灰色,枝暗紫色,疏生平直而尖锐的皮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具窄翼;小叶5~7片,对生,小叶片长2~5cm,宽1.5~3cm,主脉基部具柔毛一丛。花小,绿色,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被4~8片,三角状披针形,排成一轮。瞢荚果3个,球形,呈红色至紫红色,密生疣状突起的腺点。种子近圆形,蓝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7~10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路旁或灌木丛中,栽培很多。以果皮或种子等入药。秋季采收。
花椒
【花椒的药材特征】
药材:干燥果皮腹面开裂,呈两瓣形,基部相连,直径约4~5mm。表面红紫色至红棕色,粗糖,顶端有柱头残迹,基部带有小果柄及1~2个未发育的心皮,呈颗粒状。外果皮表面极皱缩,可见许多疣状突起的油腺;内果皮光滑,淡黄色,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而向内反卷。具特殊的强烈香气,味麻辣而持久。以生品、炒制、醋制、盐制等入药。
药材:为种子。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3~5mm。表面黑色有光泽,有时表皮已脱落,露出黑色网状纹理。种皮质坚硬,剥离后,可见乳白色的胚乳及子叶。气香,味辛辣。
炒出汗(油)后入药。
花椒
【花椒的附方】
治肾风囊痒: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仁斋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