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的功效与作用
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虚脱、咳嗽气喘等。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炮姜温中散寒,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血、便血、崩漏。
【干姜的原文】
干姜,味辛,温(1),治胸满(2)、咳逆上气,温中,止血(3),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生姜,久服去臭气,通神明(4)。生川谷。
【干姜的注释】
(1)味辛,温:《本草经解》作“气温,味辛,无毒”。 “温”,《千金》作“热”。
(2)胸满:《千金》作“胸中满”。
(3)止血:《千金》作“止漏血”。
(4)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品汇》注为《别录》文。
干姜
【干姜的译文】
干姜味羊,性温。主治胸中痞满、咳嗽气喘、风湿痹痛、痢疾便血。能温补中气,令人发汗,并可止血。生姜的疗效更佳。长期服用,能祛除浊秽之气,使人精神灵明,如可通神。
【干姜的形态分布】
2-1姜
姜科姜。多年生草本。根莲肉质,分歧多节,淡黄色,具芳香辛辣味。叶二列,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无柄,叶舌膜质。花葶单独自根茎抽出,穗状花序,外有层层包围的淡绿色苞片,花被片黄绿色,唇瓣有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除东北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药用部位为根茎,冬季采挖,鲜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为干姜。
干姜
【干姜的药材特征】
2-2生姜、生姜片
药材: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气香,特异,味辛辣。
饮片:药材趁鲜切片为生姜片,不规则片状,厚2?4mm。切面黄白或灰白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点散在,有纤维性,多汁。生姜块或片,包草纸煨至半熟为煨姜,边缘稍内卷,切面黄色,边缘偶见焦斑。
2-3干姜、干姜片
药材: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棕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显粉性和颗粒性,有一明显圆环,有筋脉点散在,可见黄色油点。气香,味辛辣。
饮片:一般切成薄片或厚片。
2-4炮姜
呈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鼓起,棕褐色,内部棕黄色。质地疏松,气香,味辛辣。
干姜
【干姜的附方】
1.赤眼涩痛方:干姜末,水调贴足心,甚妙。(《普济方》)
2.治虚劳不眠方:干姜末,汤服15克,取微汗出。(《千金方》)
3.治咳嗽上气:干姜、皂荚、桂心,并捣筛等份,炼白蜜和捣一二千杵,丸若梧子大。每次服3丸,嗽发即服,日三五服,禁食葱面油腻,其效如神。(《本草纲目》)
4.皮肤伤痕:生姜汁调粉搽伤痕处,可防止留疤。
5.治疗雀斑,以干姜25克(鲜姜加倍),加白酒或50^的酒精500毫升,加盖密封浸泡15天。用时,将患处洗净后搽涂。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愉快,并忌食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