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是祛头风、止头痛的常用药,是马鞭草科植物单叶翻或蔓荆的果实;产于山东、江西、浙江、福建。此外,河南、湖南、江苏、安徽、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亦产。
蔓荆子又称为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其性凉,味苦、辛。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蔓荆子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等症。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一:镇静止痛
蔓荆子有疏散风热、镇静止痛的功效,主治头痛,尤其是因外感风热(感冒)而引起的头痛、眼痛。还可用于治疗湿痹拘挛,老年体虚引起的手脚抽搐。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二:治疗高血压头痛
蔓荆子、菊花各9克、薄荷、白芷各6克、钩藤12克煎服,可治疗偏热型的高血压头痛。
蔓荆子的用量与贮存
内服煎汤,5~9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
蔓荆子的食用禁忌
胃虚者慎服。
蔓荆子的食用方法一:复方蔓荆子酒
原料
蔓荆子100克,菊花、防风、薄荷各50克,川芎30克,黄酒1升。
做法
将所有药材共捣为粗末,用纱布袋盛之,扎紧袋口,入净器中,入黄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滤备用。
功效
有疏风,清热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热性头痛、头昏、偏头痛。
蔓荆子的选购秘诀
选购时以粒大、饱满、气芳香、无杂质者为佳。
蔓荆子的主要成分
单叶蔓荆果实和叶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莰烯和蒎烯,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A;果实中尚含牡荆子黄酮,即紫花牡荆素。
蔓荆子的性状特征
干燥果实为圆球形,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用放大镜观察,密布淡黄色小点。底部有薄膜状宿萼及小果柄,常深裂成两瓣,灰白色,密生细柔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断面果皮灰黄色,有棕褐色油点,内分四室,每室有种子1枚,种仁白色,有油性。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