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是常见的补血良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白芍又称为金芍药、白芍药;其性凉,味苦、酸。
白芍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有缓中止痛、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的功效。主治胸腹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一:消炎
白芍中含有的白芍总苷有抗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等症;对治疗头痛、癫痫、坐骨神经痛、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功效。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二:免疫调节剂
白芍中的白芍总苷作为免疫调节剂,具有浓度和功能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的特征。
白芍的用量与贮存
白芍一般用作内服,煎煮成药汤,用量约10~15克,加大剂量可达到30克;置干燥处,防蛀。
白芍
白芍的食用禁忌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因白芍微寒,故妇女产后不可用,还不能与藜芦同用。
白芍的食用方法一:白芍猪肝汤
原料
白芍、菊花、枸杞子各15克,猪肝200克,盐适量。
做法
猪肝洗净、切片、焯水;白芍、枸杞子、菊花洗净备用;锅中加水煮开;加入白芍、菊花、猪肝烫至熟;再加枸杞子,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有养血补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白芍的选购秘诀
选择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在各地产品中,杭白芍因生长期长、加工细致而成为白芍中的上品。
白芍
白芍的主要成分
白芍含有蛋白质、糖、淀粉、牡丹酚、芍药花苷、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黏液质、和三萜类。
白芍的性状特征
白芍的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味微苦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