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是益肾止血的温补药,是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广东、陕西、山西、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补骨脂又称为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脂、吉固子;其性温,味辛。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
有补肾助阳的功效。主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等症。外用可治白癜风。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一:扩张心冠状动脉
补骨脂对离体和在位心脏都有扩张冠状动脉的功效;能兴奋心脏,提高心脏的功能。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二:外用促使皮肤色素新生
补骨脂中含有的香豆精衍生物,外用可以使局部皮肤色素新生。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三:抗菌作用
补骨脂的种子提取液,对葡萄球菌以及抗青霉素等抗生素的葡萄球菌都有抑菌作用;种子含有的石油醚提取物对蚯蚓也有抑制的作用,可以驱虫。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四:补肾壮阳
补骨脂苦辛温燥,善壮肾阳,经常搭配菟丝子、核桃仁、沉香等中药。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五:抗癌、抗衰老
补骨脂可以调节神经和血液系统,来促进骨髓造血,增强免疫力和内分泌,从而从而达到抗衰老的功效;补骨脂中的挥发油有抗癌的功效,对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补骨脂的用量与贮存
内服,煎汤5~10克,外用,研磨或浸酒,用量5~9克,主治白癜风、皮癣、脚癣。置于干燥处保存。
补骨脂的食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补骨脂的选购秘诀
以粒大、饱满、色黑的为佳。
补骨脂的主要成分
补骨脂的果实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甲基糖苷、碱溶性树脂、不挥发性萜类油、皂苷等。种子含香豆精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花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甾醇、生物碱等。本植物还含棉子糖。
补骨脂的性状特征
干燥果实呈扁椭圆形或略似肾形,中央微凹,表面黑棕色、粗糙,具细微网状皱纹,果皮薄,与种皮不易分离。淡棕色至淡黄棕色,富含油脂。气微香、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