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郁金的药名】
郁金
【郁金的别名】
黄郁、温郁金、广郁金、川郁金、玉金、五帝足、乌头、玉京、黑郁金、黄丝郁金。
【郁金的药性】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郁金的应用】
1.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房胀痛。本品味辛能行能散,既能活血祛瘀止痛,又能疏肝行气以解除郁,善治气血瘀滞之胸痹疼痛,胁肋胀痛,常配伍木香,如颠倒木金散(《医宗金鉴》);治肝郁化热,经前腹痛,常配伍柴胡、香附、当归等,如宣郁通经汤(《傅青主女科》);治癩瘕痞块,常配伍干漆、硝石等。
2. 热病神昏,癫痫发狂 郁金辛散苦泄性寒,能清心解郁开窍。治湿温病浊邪蒙蔽心窍,胸脘痞闷,神志不清,常配伍石菖蒲、竹沥、扼子等,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浊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常配伍白矾,如白金丸(《医方考》)。
3.血热吐衄,妇女经闭 郁金性寒苦泄,辛散解郁,能清降火热,解郁顺气,凉血止血,善治肝郁化热、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妇女倒经,常配伍生地黄、牡丹皮、栀子等,如生地黄汤(《医学心悟》);亦可用于热结下焦,伤及血络之尿血、血淋,常配伍槐花,如郁金散(《杂病源洗犀浊》)。
4.黄胆尿赤,胆胀胁痛 郁金苦寒清泄,入肝胆经,能疏利肝胆,清利湿热,可用于治疗肝胆病。治湿热黄疸,常配伍茵陈、栀子等药;治肝胆结石,胆胀胁痛,常配伍金钱草、大黄、虎杖等药。
【郁金的用法用量】
煎服,5~12g;研末服,2~5g。
【郁金的使用注意】
畏丁香。
【郁金的鉴别用药】
香附与郁金均能疏肝解郁,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证。然香附药性偏温,专入气分,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长于治疗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而郁金药性偏寒,既人血分,又入气分,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长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之痛证。
郁金的故事
相传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平定天下,百废待兴。此时,地处西南的四川爆发了大规模的黄疸(相当于今天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疫情。那些当官的和有钱人都纷纷邀请有名的大夫治疗,而那些贫苦百姓由于没钱治疗,每天都有大批的人病死。
由于之前连年战乱,国库空虚,地方政赫是缺钱少药,眼看着这黄疸情一天天地扩散,当地知府大人心急如焚。正当知府大人一筹艱之时,有一老郎巾向知府大人进言说:“大人,我们蜀中盛产郁金,该药能治黄疸,可发动百姓进山采挖郁金,在市集中搭灶摆锅熬药,免费分发给得病的百姓,定能控制这黄疸疫情。”知府大人当即采纳了老郎中的建议,命令各州县发动百姓进山采挖郁金,免费熬药分发给得病的百姓,没过多久,这场黄疸疫情就这样被控制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