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香附的药名】
香附
【香附的别名】
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
【香附的药性】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香附的应用】
1.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 本品辛香行散,味苦疏泄,主入肝经,善理肝气之郁结并止痛,肝郁气滞诸症均宜,故为疏肝解郁之要药。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可与柴胡、川芎、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用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姜用,如良附丸(《良方集腋》),若治寒疝腹痛,多与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等同用。
2.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乳房胀痛 本品疏理肝气,善调经止痛,故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可单用,或与柴胡、川芎、当归等同用,如香附归芎汤(《沈氏尊生书》),若治乳房胀痛,多与柴胡、青皮、瓜蒌皮等同用。
3.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 本品味辛能行,入脾经,有行气宽中之功,故常用于脾胃气滞证。治疗脘腹胀痛、胸膈噎塞、噫气吞酸、纳呆,可配砂仁、甘草同用,如快气汤《和剂局方》,或上方再加乌药、苏叶同用,如缩砂香附汤(《世医得效方》)。外感风寒兼脾胃气滞者,可与功叶、陈皮同用,如香苏散(《和剂局方》)。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所致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饮食不化等,可配川芎、苍术、栀子等同用,如越鞠丸(《丹溪心法》)。
【香附的用法用量】
煎服,6~9g。醋炙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香附的鉴别用药】
木香与香附均有理气止痛之功,并能宽中消食,均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少诸症,二者可配伍应用。但木香药性偏燥,主入脾胃,善治脾胃气滞之食积不化,脘腹胀痛,泄痢里急后重,兼可用于治疗胁痛、黄疸、疝气疼痛以及胸痹心痛,为理气止痛之要药,香附性质平和,主入肝经,以疏肝解郁、调经止痛见长,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癥瘕疼痛等症,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香附的故事
从前有个姑娘叫索索,天生丽质,心地善良。
有一年,古杨郡大旱,十月无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计被迫嫁到黄河边的一个茅庄,不料这里正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自从索索嫁来以后,丈夫安然无恙,问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约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气,断定这是驱疫的奥秘。于是便让索索外出给众人治病,不几天,全村人又都露出了笑脸。
庄户人家闲着没事,便扯起索索看病的事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索索丈夫耳朵里,竟成这样的话:“……索索每到一家,就脱去衣服,让大人小孩围过来闻……”丈夫虽有拯救乡亲之心,但决不容许用这种方式,于是两人常闹别扭。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声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秸一捆埋到河边。不几天,就在索索的坟上长出几缕小草,窄窄的叶,挺挺的茎,蜂也围,蝶也绕,有人说:索索风流,死后也招小虫子。丈夫听后,挖地三尺,把尸骨深埋。可过了一段时间,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们后悔了:索索死得冤屈,千万不要再挖了,将来万一再闹瘟疫,说不定这草能治病……
直到今天,尽管药名改叫香附,可当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气止痛,必挖出其身,而三个根球一个比一个深,很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