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车前子的药名】
车前子
【车前子的别名】
车辙草、车轱辘草子、牛舌菜、车前实、牛么草子、车前仁、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
【车前子的药性】
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车前子
【车前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宜包煎。
【车前子的使用注意】
肾虚遗滑及孕妇者慎用。
车前子
【车前子的应用】
1.热淋涩痛,水肿胀满 本品甘寒而利,善于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治疗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者,常与木通、滑石、瞿麦等药同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对水湿停滞水肿,小便不利,可与猪苓、茯苓、泽泻同用,若病久肾虚,腰重脚肿,可与牛膝、熟地黄、山茱萸、肉桂等同用,如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2.暑湿泄泻 本品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 本品研末,米饮送服,若暑湿泄泻,可与香薷、茯苓、猪苓等同用,如车前子散(《杨氏家藏方》,若脾虚湿盛泄泻,可配白术同用。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 车前子善清肝热而明目,故治目赤涩痛,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若肝肾阴亏,两目昏花,则配熟地黄、菟丝子等养肝明目药,如驻景丸(《圣惠方》)。
4.痰热咳嗽 本品入肺经,能清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痰多,多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车前子
车前子的故事
我国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由于饮食不当,患了腹泻,请遍了京城名医,不见好转,名医们束手无策,纷纷告退。
一日,欧阳修之妻听说,京城中来了位跑江湖的郎中,颇有名气。其妻建议欧阳修去看一下,欧阳修则认为自己的病情较重,草药万一不对症反而误事。因此,拒绝妻子的要求,其妻无奈,便瞒着欧阳修,叫仆人去郎中处用三文钱,取回一付专治腹泻的药,伪称是太医院王太医所开。欧阳修服药一个多时辰后,小便增多。次日,腹泻停止,真是药到病除,欧阳修大喜,要去感谢王太医,他的妻子只得以实相告。
欧阳修听罢,即命仆人上街请来郎中,以上宾之礼相待,并问:“先生用何妙方?治愈老夫顽疾。”那郎中答道:“不瞒相公,仅一味药——车前子研末,用米汤送服而已。”欧阳修暗思:“《神农本草经》谓车前子治气癃、止痛、利水道,除湿痹。并未言可治腹泻。”想到这里,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那郎中又言:“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相公因湿盛引起的水泄,用车前子引导水湿从小便排出,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此即‘分利’止泻法也。”欧阳修听后,恍然大悟,“先生一言,茅塞顿开,实乃金玉良言,老夫受益匪浅。”说罢,重金相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