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在中医里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
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发生,多数出血可自止。
中医认为,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多变。其主要病因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劳逸、损伤等,其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灼络和气不摄血两个方面,所谓“阳络伤则血外溢”。火分虚实,实火与肺、胃、肝胆、心火壅盛关系密切虚火主要是肺胃与肝肾阴虚所致。而气不摄血则与脾虚关系密切,只要我们从这几方面选择方剂对证调理,便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1、鼻出血茅根止血汤
配方 白茅根30克,生地黄15克,丹皮10克。
制法 将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 每日1剂,4剂为1个疗程。
功效 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鼻出血。
备注 血虚者,加阿胶5克;阴虚者,加地骨皮、柴胡各10克;血热者,加黄茶10克。
2、鼻出血清泻肺胃止衄汤
配方 生石膏(先煎)7克,知母、连翘、当归、黄岑炭、丹皮炭、侧柏叶、仙鹤草、藕节炭各1欧克,甘草3克,生大黄(后下)5克,芦根30克。
制法 将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清泻肺胃,凉血止血。适用于肺胃蕴热、灼窍络而导致的鼻出血。
3、鼻出血韭菜汁方
配方 韭菜汁1杯。
制法 韭菜榨汁。
用法 夏天冷服,冬天温服。
功效 对鼻出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石榴花粥
配方 鲜石榴花10朵,粳米1克,冰糖适量。
制法 把鲜石榴花用凉水漂洗干净,再把粳米淘净,放入开水锅里煮,待粥快好时,放入石榴花,稍煮即成。
用法 食时可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 适用于鼻出血、吐血等。
5、鼻出血石膏知母散
配方 生石膏30克,知母、麦冬各15克,黄参、牛膝各12克。
制法 将以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凉开水调和成糊状。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
功效 清泄肺胃,止血生津。适用于鼻出血,症见血色鲜红,鼻干口渴,烦躁便秘,舌红荅黄,脉数。
6、鼻出血京墨汁方
配方 上好京墨。
制法 上好京墨研浓汁。
用法 滴入鼻中,棉球塞之。
功效 适用于鼻出血。
7、鼻出血白萝卜方
配方 白萝卜适量,酒少许。
制法 白萝卜捣汁半杯,入酒少许加热。
用法 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
功效 适用于鼻出血。
8、鼻出血丹芍茅花汤
配方 粉丹皮、白芍、黄芩各9克,白茅花、蚕豆花、仙鹤草、旱莲草各12克。
制法 将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 清热敛阴,平肝抑阳,化瘀止血。适用于热证型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