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涉及到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手术指征的问题。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指征有绝对适应症和相对的适应症。绝对适应症,就是比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叫马尾综合征,比如他出现了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肯定要急诊手术。再有就是这个病人腰间盘突出,病人疼痛剧烈,实在难以忍受,从影像学表现也是诊断非常明确的情况下,可以手术。再一个相对手术指征。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经过四个月到六个月的保守治疗没有效果,或者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这种工作和生活,然后从影像学表现突出也是很明确,这样可以考虑手术。再有就是,患者病程比较长,然后疼痛反复发作,从影像学表现来突出比较明显,同时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再有就是有一些神经根的损伤以后出现下肢的神经根支配区域的肌肉萎缩,明显的感觉障碍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
腰突患者哪些可以手术治疗相关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出现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比较大,压迫到脊髓神经根。由于脊髓神经根后期汇合组成坐骨神经,如果上面的椎间盘突出,压迫到脊髓神经根,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如果出现坐骨神经痛,则需积极治疗,注意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治疗办法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症状比较轻,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改善,则可以选择保守治疗;症状比较重,通过保守治疗效果一般,或者反复发作,影响正常工作或者生活,甚至出现下肢瘫痪,则考虑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摘除并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自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疗法,实际还是讲三个问题,关键是卧床休息。第二,腰椎间盘突出卧床休息时间必须长,因为髓核水分含有含水量,一般在年轻人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年龄大了之后,也有百分之六十、七十含水量,所以卧床休息的目的是让椎间盘不受力,等水分出来,突出来的髓核脱水,脱水了之后固缩,之后变小,对硬膜对神经的刺激就小了,所有症状就缓解了,所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卧床时间短了都不行,一般2到3周只能缓解症状,实际对真正椎间盘的治疗来说,应该一个月、两个月的卧床休息才能完全恢复。平常注意腰椎的生理曲度是往前凸的,所以不管是干什么,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尽量不要弯腰、蹲下去坐;第二,坐的时候一定要坐直,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一定要坐好,椅子非常关键,椅子后背要有生理前凸,倚在后边时间久了,腰因为在生理状态下不会劳累,不会造成腰肌的损伤、韧带的损伤,这样对椎间盘是一个非常好的保护。实际最关键的是腰背肌功能锻炼,用肌肉来保护腰椎,而不是说用支具去保护腰椎,用支具保护肌肉最后会萎缩,这对腰椎间盘是最不好的。
腰椎间盘突出什么情况下要手术
绝对适应症一定要做手术的是急性椎间盘突出出现了马尾症状。马尾综合征病人表现除了腰腿痛麻木之外,大小便功能都不正常,一定要尽快做手术。第二个急性椎间盘突出,病人疼痛难忍,出现了下肢的运动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也要尽快做手术,一般这种情况都建议做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因为需要减压比较彻底,进去太小的坑,可能会出现一些神经力副损伤。相对的适应症是一般典型的椎间盘突出,正规保守治疗三个月四个月以上,没有什么好转或者是好了之后又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要考虑手术治疗。长期的慢性腰痛,还出现椎间盘源性的间歇性跛行,在影响上突出也挺大,这种情况也应该做手术。第三个是极外侧型的椎间盘突出,也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中年患者病史变长了,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也要手术来解决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一样吗
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不一样。腰椎间盘膨出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因为退变是自然生理现象,年轻的时候含水量8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含水量逐渐降低,降低了之后,椎间盘中板、纤维核里边的髓核就像一个万向轮一样,里边的含水量少了,支撑的能力就小了。所以椎间隙会变小,一变小的状态下椎间盘会往四周膨。一般不要把椎间盘膨出看成病,而突出是一种病,是纤维核破了,髓核突出去之后,压着硬膜或者压着神经。实际椎间盘膨出根本不要管,是自然的现象,不要去治疗,像骨质增生一样,是一个自然退变的生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