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蛏肉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中药大辞典》:蛏肉

拼音Chēnɡ Ròu

别名蛏肠(《纲目》)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全年可以捕捉;捕得后,剥去外壳,洗净,鲜用或晒制为蛏干。

原形态贝壳2片,薄而脆,长方形。壳长约4~8厘米,高度约为长度的1/3,宽度约为长度的1/5~1/4。壳顶位于背缘略靠前端,约贝壳全长的1/3处。背腹缘近于平行,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外韧带黑褐色,略近三角形。壳面平滑,生长纹显着,由壳顶至腹面,并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壳面被有一层黄绿色的壳皮,顶部带脱落而呈白色。壳内面白色,壳顶下面有与壳表凹沟相对的突起。铰合部小,右壳具2个针状主齿,左壳具3个主齿,中央1个大而分叉。外套痕显着,外套窦宽大,前端呈圆形。前、后闭壳肌均为三角形,后闭壳肌痕较大。足部肌肉发达,两侧扁,尖端平,形成一卵圆形的跖面,足孔周围具有很多触手。水管2条,长而分开。

生境分部生活于浅海河口附近的泥滩中。主要以硅藻为食。分布我国沿海。浙江、福建等地有养殖。

化学成分每100克含水分88克,蛋白质7.2克,脂肪1.1克,碳水化物2.4克,灰分1.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2.7毫克;又每公斤蛏干含碘1900微克。

性味甘咸,寒。

①《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②《本草从新》:"甘咸,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肾、肝。"

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阴,清热,除烦。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

①《嘉佑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

②《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

③《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去热。""干食,补心滋阴。"

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退胸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①孟诜:"天行病后不可食。"

②《医林纂要》:"生食,大寒,令人泻。"

复方①治湿热水肿:蛏干二两,炖蒜头梗服。(《泉州本草》)

②治中暑血痢:蛏和刺瓜煮食。(《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本草求真》:"蛏,性体属阴,故能解烦涤热,然惟水衰火盛者则宜。若使脾胃素冷,服之必有动气泄泻之虞矣。书言可治冷痢,似属巧说,未可深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蛏肉

拼音Chēnɡ Ròu

英文名Razor Clam

别名蛏肠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纲目》:蛏,乃海中小蚌也;其形长短大小不一,与江湖中马刀、咸、现相似,其类甚多,闽、粤人以团种之,候潮泥壅活,谓之蛏田,呼其肉为蛏肠。

来源药材基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捕。捕得后,洗净,去壳,取肉,鲜用或晒干。养殖者于春季播种后,当年7月、8月即可由获。产区多制成蛏干,系将鲜蛏在海水中洗净后,置于名册人干煮至壳张开,剥开蛏壳,洗去泥沙,晒1-2天,至蛏肉呈淡黄色即成。

原形态缢蛏,贝壳长圆柱形,薄而脆,几半透明,一般壳长40-85mm,高约为长的1/3,宽为长的1/5-1/4。壳顶略靠背缘前端,约壳长的1/3处。背腹缘近平行,前后端稍圆,两壳关闭时前端开口。于壳顶稍后有棕黑色的纺锤状韧带,短而突出。自壳顶起斜向腹缘的中央部有一条凹沟,故名缢蛏。壳表被有一层黄绿色壳皮,顶部壳皮常脱落而呈白色。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白色,壳顶下面有与壳表斜沟相应的隆起。铰合部小,左壳具3枚主齿,中央1枚较强大,分叉;右壳具2枚主齿,前面1枚与壳面垂直,后面1枚向后倾斜。外套痕显着,外套窦宽、深,前端呈圆形。闭壳肌痕三角形,前痕较小;后痕较大。足部发达,两侧扁,呈斧状,尖端平,形成一椭圆形的跖面。水管2条,长而分开,末端均有触手。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栖息于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或有少量淡水流入的内湾,埋栖于中、低潮区软泥沙滩,一般潜入深度为100-200mm。主要以硅藻为食料。雌雄异体,繁殖期为8-11月。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浙江、福建等地已人工养殖。

化学成分每100g含水分88g,蛋白质7.2g,碳水化合物2.4g,灰分1.3g;钙133mg,磷 114mg,铁22.7mg,热量48200.8kJ。每1kg蛏干含碘1900μg。肉中含糖原(glycogen)每1kg鲜肉中含3g。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阴;清热;除烦。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鲜品可用至250g)。

注意不宜生食。

复方①治湿热水肿: 蛏干二两, 炖蒜头梗服。(《泉州本草》)②治中暑血痢: 蛏和刺瓜煮食。(《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求真》:蛏,性体属阴,故能解烦涤热,然惟水衰火盛者则宜。若使脾胃素冷,服之必有动气泄泻之虞矣。书言可治冷痢,似属巧说,未可深信。

2.《嘉佑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

3.《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

4.《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去热。干食,补心滋阴。

5.《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退脑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摘录《中华本草》

(0)

相关推荐

  • 乳腺导管扩张的原因

    乳腺导管扩张的原因:   乳腺导管扩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性扩张:在哺乳期间由于泌乳素分泌增多,乳房会分泌乳汁,导管会正常地扩张;   2、如果乳腺导管系统内存在肿…

    11-01
    21
  • 针灸为何能治近视

    针灸是通过刺激眼部的经络,通过供血进行近视眼的缓解的,主要针对的青少年的所谓假性近视,也就是因为长期看近的东西,用眼过度得不到休息,导致眼球周围肌肉群疲劳,调节眼球的能力降低,所以…

    11-26
    16
  • 产后风湿怎么办

    生产过后患有风湿的人可以使用消炎类的药物来进行缓解,也可以使用小剂量的激素,饮食方面调节也有着比较好的效果,还可以选择慢走或者是做操这类的运动。中药也有着很好的治疗功效,还可以选择…

    12-03
    13
  •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传染引起疾病。幼年患者出现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气喘等,严重时会出现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发炎等。建议患者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

    11-10
    18
  • 高血压危象的血压值

    高血压是当今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心情就会很差。这种疾病对病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的疾病,所以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尤其是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很多。关于高…

    12-02
    13
  • 三七粉功效与作用

    三七粉功效与作用:   三七粉是中药三七的根茎制品,用三七的主根打磨而成粉末状,其性温、味甘、味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   生三七粉主要用于跌打瘀血、…

    10-27
    14
  • 拇外翻是怎么引起的

    拇外翻是怎么引起的:   拇外翻的引起因素有很多方面,总体来讲,引起拇外翻的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性因素多数伴随患者遗传的发生,已有证明患者拇外翻以母系遗传为主,拇外…

    12-10
    7
  • 足皮癣是什么症状

    足皮癣的症状表现和具体的类型有关系,水疱型除了会在脚趾之间和脚底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之外,还会伴随明显的瘙痒症状;趾间型会有少量鳞屑,并伴随奇痒;鳞屑角化型在在足跖、足跟等部位有红色…

    10-24
    11
  • 干眼症的症状

    你有没有过这些症状,早晨起床眼睛睁不开,总有一种沙子在眼睛里摩擦的感觉,那么你可要注意了,你可能患了干眼症,那么干眼症的症状有哪些呢?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也叫做结膜干燥,是一…

    10-26
    22
  • 脂肪肝的人喝什么茶好

    脂肪肝是肥胖的人群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当患有脂肪肝的时候除了积极的运动之外,还可以喝一些茶来帮助缓解和治疗。这时候可以喝红茶、普洱茶、苦丁茶和乌龙茶,这些茶都是脂肪肝的人很好的选择…

    11-07
    11
  • 肾结石如何预防

    想要预防肾结石,那么首先患者需要注意多一些喝水,每天保持2升的喝水量;其次是补充一些维生素,比如加食米糠;再者是控制钙的摄取量,不要吃高钙食物;还有要注意多活动,多走走;最后,还有…

    11-15
    14
  • 牛皮癣银屑病怎么治疗

    对于牛皮癣我们都知道是非常严重的疾病,需要尽早的去检查才能得到控制,否则会导致身体其他的部位也出现这个疾病,所以要抓紧治疗才行,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牛皮癣银屑病怎么治疗吧! 牛…

    10-28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