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荷叶蒂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中药大辞典》:荷叶蒂

拼音Hé Yè Dì

别名荷鼻(《本草拾遗》),莲蒂(《岭南采药录》)。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叶基部。7~9月采取荷叶,将叶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剪下,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江苏。

性状干燥的叶蒂,多剪成类圆形或菱形,径约6~7厘米。正面紫褐色或绿黄色,微带蜡质样粉霜,叶脉微凹,由中央向外辐射状散出:背面黄褐色,中央有残存的叶柄基部,叶脉突起。质轻松而脆。味涩。以叶片厚、干燥,淡绿色、不破碎者为佳。

化学成分荷叶蒂含莲碱、原荷叶碱及荷叶碱。

药理作用莲碱中毒量能引起蛙、小鼠、兔及犬的惊厥(类似士的宁);对麻醉犬静脉注射5~7毫克/公斤能使血压下降30~50毫米汞柱,持续20~30分钟,更大剂量可引起阵发性痉挛而血压并不下降。小剂量即可兴奋呼吸。0.001浓度可使离体蛙心停止搏动。其半数致死量(毫克/公斤)为:兔静脉注射-26.4;小鼠皮下注射-79.4,静脉注射-38.2;蛙淋巴囊注射-113.8;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有对抗其死亡或惊厥的作用。其甲替氢氧化物,有箭毒样作用,但对温血动物的毒性较莲碱大1.6~5.6倍,而对冷血动物的毒性则较小。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甘。"

功能主治清暑去湿,和血安胎。治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

①《本草拾遗》:"主安胎,去恶血,留好血,血痢,煮服之。"

②《本草图经》:"主益气。"

③《品汇精要》:"解食野草毒,水煮服之。"

④《本草再新》:"清心降火,解暑除烦,治痢泻,消湿热。"

⑤《本草求原》:"安胎、止崩,健脾。"

⑥《四川中药志》:"通经,行气,清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血痢:荷叶蒂水煮服之。(《普济方》)

②治小便出血:荷叶蒂七枚,烧存性,酒调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③治妊娠胎动,已见黄水者:干荷蒂一枚。炙,研为末,糯米淘汁一盏调服。(《唐瑶经验方》)

④治小儿百日咳,咳时吐血,头面浮肿:荷叶蒂(去茎)数枚。煮汤,调百草霜(吹去煤,研末),空心服,连服数次。(《幸福杂志》11~12:58,1944)

⑤治痈疽,止痛:干荷叶心当中如钱片大,不计多少。为粗末。每用三匙,水二碗,慢火煎至一碗半,放温,淋洗,揩干,以太白膏敷。(《本事方》拔毒七宝散)

⑥治乳癌已破:莲蒂七个,煅存性,为末,黄酒调下。(《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①《本经逢原》:"入脾胃药但用其(荷叶)蒂,取其味厚胜于他处也。"

②《玉楸药解》:"荷叶蒂,能领诸药直至颠顶。"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荷叶蒂

拼音Hé Yè Dì

英文名Lotus leaf base

别名荷鼻、荷蒂、莲蒂。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叶基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

采收和储藏:7-9月采取荷叶,将叶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剪下,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荷叶中央近叶柄外剪下的叶片,近圆形、半圆形或菱形,直径6-7cm。上面紫褐色或绿黄色,较粗糙,叶脉微凹,作辐射状散出,下面棕黄色,有光泽,中央有残存叶柄基,叶脉突起。质轻面松脆。气微,味涩。

化学成分荷叶蒂含斑点亚洲罂粟碱(roemerine),荷叶碱(nuciferine)及原荷叶碱(nornuciferine)。

毒性莲碱中毒量能引起蛙、小鼠、兔及犬的惊厥(类似士的宁);对麻醉犬静脉注射5-7mg/kg能使血压下降30-50mm汞柱,持续20-30分钟,更大剂量可引起阵发性痉挛而血压并不下降。小剂量即可兴奋呼吸。10-3浓度可使离体蛙心停止搏动。其半数致死量(mg/kg)为:兔静脉注射-26.4;小鼠皮下注射-79.4,静脉注射-38.2;蛙淋巴囊注射-113.8;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有对抗其死亡或惊厥的作用。其甲替氢氧化物(Methohydroxide),有箭毒样作用,但对温血动物的毒性较莲碱大1.6-5.6倍,而对冷血动物的毒性则较小。

性味苦;涩;平

归经脾;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暑去湿;祛瘀止血;安胎。主暑湿泄泻;血痢;崩漏下血;妊娠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复方①治血痢:荷叶蒂水煮服之。(《普济方》)②治小便出血:荷叶蒂七枚,烧存性,酒调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③治妊娠胎动,已见黄水者:干荷蒂一枚。炙,研为末,糯米淘汁一盏调服。(《唐瑶经验方》)④治小儿百日咳,咳时吐血,头面浮肿:荷叶蒂(去茎)数枚。煮汤,调百草霜(吹去煤,研末),空心服,连服数次。(《幸福杂志》11~12∶58,1944)⑤治痈疽,止痛:干荷叶心当中如钱片大,不计多少。为粗末。每用三匙,水二碗,慢火煎至一碗半,放温,淋洗,揩干,以太白膏敷。(《本事方》拔毒七宝散)⑥治乳癌已破:莲蒂七个,煅存性,为末,黄酒调下。(《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安胎,去恶血,留好血,血痢,煮服之。

2.《本草图经》:主益气。

3.《品汇精要》:解食野蕈毒,水煮服之。

4.《本草再新》:清心降火,解暑除烦,治痢泻,消湿热。

5.《本草求原》:安胎、止崩,健脾。

6.《四川中药志》:通经,行气,清热。

7.《本经逢原》:入脾胃药但用其(荷叶)蒂,取其味厚胜于他处也。

8.《玉楸药解》:荷叶蒂,能领诸药直至颠顶。

摘录《中华本草》

(0)

相关推荐

  •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什么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它是指被侵犯者对侵犯者产生同情、怜悯甚至是好感等情绪的一种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犯罪行为中的受害者身上,女性被劫持、虐待后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10-24
    10
  • 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方法

    高血压肾病治疗最主要的是要遵循血压管理方法,首先饮食一定要清淡、低盐、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不能熬夜,这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果血压还是控制不好,病人要早期…

    11-19
    13
  • 要不得的“从众心理”

    在工作中医生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病人明明是专门找医生来看病,他开始很信任医生,但一旦住院接触动其他病人,就马上会改变原来的主意,对医生的建议产生疑问,甚至自作主张改变治疗方案和…

    11-12
    10
  • 糜烂性胃炎饮食的注意事项

    糜烂性胃炎饮食的注意事项:   各种胃部的疾病,或者食道的、肠道的疾病,还包括了肝脏的、胆囊的、胰腺的这些消化器官的疾病,都和饮食是相关的,所以饮食对于胃肠道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糜…

    12-21
    14
  • 遗精是阴虚还是阳虚

    遗精既可以是阴虚,也可以是阳虚,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遗精。所谓遗精,我们叫肾精不固,肾精不固比较常见的原因,一是命门火衰,或叫肾阳亏虚,肾阳亏虚时,会导致精关难固色功能失调,精液出现…

    11-27
    11
  • 颈椎病患者的锻炼方式

    颈椎病患者的锻炼需根据患者颈椎病的程度决定。如果这个患者只是颈部肌肉的疲劳,颈椎的增生,没有明显神经受损的情况下,建议他平时注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不要长时间伏案低头,比如看电脑…

    12-12
    7
  • 老年人心绞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年人上岁数之后,情绪上控制的不是很好,会经常激动,或者老年人因为一些疾病而导致胃口不佳,进而导致心绞痛。有些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肾功能逐渐衰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也更容易发…

    11-07
    12
  • 痔疮如何食疗

    痔疮如何食疗:   因为痔疮到目前为止有肛垫下移学说或者是静脉曲张学说,确切的发病原因并不清楚。最后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因为多种因素刺激。导致直肠黏膜下静脉回流障碍。继而出现了迂曲…

    12-05
    13
  •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有效吗?

    虽然“脑起搏器”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明确,但是对某些帕金森病术前预测治疗效果准确性很难达到100%。也就是说,通过仔细的术前评估可以对手术的效果进行评测,然而仍有很小…

    01-10
    11
  • 前列腺炎怎么食疗

    前列腺炎怎么食疗:   前列腺炎的食疗只能作为前列腺炎治疗的一个辅助手段,并不能作为主要手段。患了前列腺炎之后,还是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泌尿外科,通过前列腺液常规培养及药敏等检查,明确…

    11-07
    15
  • 中药胡麻叶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拼音Hú Má Yè 别名青蘘、巨胜苗(《本经》),蔓、梦神(《吴普本草》),胡麻苗(《寿亲养老新书》)。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

    12-14
    25
  • 偏头痛有什么原因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中医学认为风邪伤扰是主要的病因。除了风邪之外,还有比如寒、湿、痰、瘀,以及气血的亏虚等等。在偏头痛的发作期,最主要的原因是风、痰、瘀。从中医学理论上来讲,是虚实夹…

    12-14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