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面肌痉挛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起,部分是继发于面神经瘫痪后,少数是由桥小脑区的肿瘤,比如胆脂瘤、脑膜瘤等引起。最常见的是血管因素,目前大概有80%到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域存在血管压迫而导致。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是最常见的会有血管压迫的血管,由于这两条血管变异较大,因此容易形成血管襻,异位压迫到面神经根部。此外变异比较大的血管,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等,也可以对面神经根部引起压迫。第二个常见因素是继发于面神经瘫痪之后,由于面神经瘫痪引起连带动作,也可以引起面肌痉挛、面肌抽搐。还有一个因素是非血管因素,比如桥小脑区的肿瘤或者是囊肿等,也可以引起面肌痉挛,可能的原因是肿瘤引起正常血管的移位或者是肿瘤本身压迫面神经根部。此外其他因素,包括面神经的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等,也可引起面肌痉挛。
哪些原因会引起面肌痉挛相关阅读
面肌痉挛应该做什么检查去诊断
面肌痉挛应该做什么检查去诊断:
面肌痉挛的诊断是不困难的,专业医师根据患者的病史、发病情况、既往史做初步的判断,再当面观察患者有没有面肌的痉挛,比如眼皮的跳动、口角的抽动等等,还可以做诱发的实验,比如给患者一定的刺激,诱发面肌肉的痉挛发作,还可以做肌电图的检查、影像学的检查,排除桥小脑角的病变等等。
这些影像学、当面观察的、病史的等等一系列的检查做完以后,基本上就可以确诊面肌痉挛。患者的面肌的痉挛的发作时,及时就诊,经各种各样的治疗以后,是比较容易控制的,面肌痉挛也没有什么其它的更多的后遗症,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合并症,医学发达的今天,对于病情应是比较容易诊断和治疗的。
面肌痉挛术后注意事项
面肌痉挛术后注意事项:
面肌痉挛术后首先要注意创口的保护和治疗,以及护理、创口有没有感染、有没有出血等一些意外的情况。观察面肌痉挛手术后的效果,是否制止了痉挛,有没有再复发的情况,还可以在手术以后进行对症治疗,比如消炎、抗菌,术后给予营养,神经营养治疗。
术后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还可以进行卡马西平一类药物的治疗,并进行理疗等其它的治疗措施。大部分的治疗以后发作次数减少,就可以再继续保守治疗。面肌痉挛术后不是100%就可以达到目的,有些情况还需要注意创口的处理、事后的观察的疗效的观察,以及术后的保守的治疗的情况都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面肌痉挛术后预后怎么样
面肌痉挛术后预后怎么样:
面肌痉挛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疾病。经过专业医师确诊之后,采取各种各样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就是很好的治疗办法,手术包括面肌的神经血管的分离术,桥小脑角的治疗的手术等,方法主要是根据面肌痉挛的保守治疗和它的发病的情况来判断,一般情况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达到临床上痊愈的目的。
面肌痉挛预后的判断取决于病情,取决于手术以后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面肌痉挛术后的预后还是非常好的,90%以上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有个别的情况有个体差异,效果不是很好,还可以再继续进行治疗,达到理想的目的。
面肌痉挛的术后总的预后还是比较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仅有少数个别的个体差异的患者不是很理想,但是后续的治疗还是有效的。
面肌痉挛症状
面肌痉挛的症状是由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部肌肉不随意阵发性的抽搐。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播散至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为阵发性、不规律抽搐。初起时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后逐渐延长可达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面肌痉挛可根据强度进行分级,零级没有痉挛;一级外部刺激可以引起闭眼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二级是眼睑、面肌自发性的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三级痉挛比较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四级有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有时不能睁眼,无法看书,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面肌痉挛能治好吗
面肌痉挛是由面神经所支配,一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常见的原因是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或者继发于面神经瘫痪,或者是桥小脑角的肿瘤等引起。面肌痉挛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肉毒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肉毒素治疗患者往往有复发。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是在显微镜下找到面神经的根部和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应用一种特殊材料将血管和面神经根部隔开。这种手术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