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淤积的原因是什么:
乳汁淤积就是表现为哺乳期的妇女乳汁的分泌不能顺利进行,实际上是常见于初产妇。
为什么会产生乳汁的淤积,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乳腺的结构是什么样。乳腺的结构就是,很多的腺体分泌乳汁以后,它们会逐渐的汇集到乳管,而不同的乳管又会逐渐的汇集到大乳管,最终通过乳头分泌出来。因此乳腺整个结构就像江河汇大海,有很多的江河最终汇集到大海,只不过乳汁的最终的方式不是汇集到大海里一样,它是通过乳头分泌出来。因此在乳腺导管或者是乳腺的腺体任何一个部位产生压迫,都可能造成乳汁的淤积。比如有些先天性的畸形,比如乳头的内陷或者是乳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还有局部的狭窄或者局部的炎症以后,会造成纤维化,这些都会造成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局部的感染几率会明显的增加,因为乳汁本身是很好的培养基,细菌也喜欢这个东西,所以一旦有些破损或者局部的感染,可能会在局部造成明显的感染,这也是急性乳腺炎常见的原因。因此对于哺乳期妇女要尽量把乳汁排泌干净。
乳汁淤积的原因是什么相关阅读
乳头疼痛是怎么回事
你是不是也因为难以启齿而讳疾忌医呢?女性朋友总有某些私密位置的疾病不好意思与医生大夫说,很多时候甚至是错过了最佳就医的时间,其中乳房就是这样一个部位,而乳头痛更是让很多女性患者难以启齿,那么,乳头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外部伤害
外部伤害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并没有说只有严重是伤害才会造成乳头疼痛,一般摩擦就会引起这种病症。这个位置是非常敏感的。很多女性朋友在运动的时候不加注意,也没有好好保护乳房,这时运动中乳房就可能会与胸衣摩擦,可能开始只是有些不适,单是过后可能就会开始疼痛了。如跑步,冲浪都有可能会造成这种情况。
2、激素变化
女性月经周期中正常的荷尔蒙变化也会引发乳头和乳房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月经开始前的几天里就会感觉到,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增加会给乳房带来更多的液体,使她们感到胀痛。但与荷尔蒙变化有关的疼痛通常在月经开始时减弱,如果这种疼痛持续了几天以上,就应该看医生了。
3、感染
当乳头出血或者受伤时就会面临感染的风险风险,不仅如此,妈妈在哺乳孩子的期间也会有感染的风险。在怀孕期间,如果母乳被堵塞在乳导管中,就有可能发生乳腺炎。医学上一般用抗生素来治疗乳房炎,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会形成脓肿。
任何有下列症状以及乳头和乳房疼痛的女性,都应该去看医生。发烧和发冷;触摸乳房存在发热现象;乳房和乳头的皮肤发红;不规则的乳房肿胀;过敏或过敏性皮肤炎。这种时候就需要就医治疗了,不要不好意思说,生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及时的治病才是关键,不要引起更严重病症。
中西医看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乳腺增生,希望大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该病好发于25~50岁,性情急躁,易怒,或性格内向的女性,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特征,起初为涨痛或触痛,随月经周期呈发作性,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可呈持续性疼痛,甚至走路、活动时亦疼痛,可向肩、背部、腋窝、上肢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内有肿块,而临床检查时却仅触及增厚的乳腺腺体。
有极少数青春期单纯乳腺小叶增生2年左右可自愈,大多数患者则需治疗。囊性增生以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肿块可为单一或多个,严重者可出现一侧或双侧乳头溢液,乳腺增生一旦形成或囊肿病变,乳房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易造成错觉,认为疾病变轻了。
还有的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腰区酸痛,大便干燥等症。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患了乳腺增生病以后有相当多的患者重视程度不够,迟迟不就诊或只求缓解乳痛症状,而意识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潜在危险——即少部分乳腺增生长期迁延不愈,会发生乳腺良性肿瘤或发生恶性病变。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导管上皮增生是癌吗
导管上皮增生是癌吗?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之分,对于生理性的增生大家不用太过担心,它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但是病理性增生就另当别论了,导管上皮增生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病理性改变,那么,导管上皮增生是癌吗?
导管上皮增生一般属于乳腺增生的一种,临床症状可出现疼痛、肿块或乳头溢液等表现,可根据相应症状做不同处理,如存在炎症则抗炎治疗,存在肿瘤则手术治疗等。导管上皮增生首先可通过临床医生的体格检查进行触诊,主要根据乳腺超声明确诊断,查看有无肿块或癌前病变。年龄较大的患者还可做乳腺钼靶或核磁共振检查,一般都可明确诊断。
导管上皮增生有癌变的可能,但不一定就是癌症,所以患者朋友要加以重视积极做好防范工作。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特别是绿色蔬菜类),特别要防止病从口入。
每年主动做一次防癌检查,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的基因细胞,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得癌症。但当你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正常的细胞减少,癌细胞就会增多。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检查两次身体;健康人则建议每年查一次。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加强防癌健康教育,对人们特别是癌症的高危人群,应提高他们对癌症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应要求他们加强身心修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日常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不偏食不反复吃相同的食物和药物。
不吸烟不酗酒,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微量元素硒的食物,少吃过咸过热和烧焦的食物,不吃发霉的食物,避免过度日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注意身体锻炼等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癌能力。
爱生气易导致乳腺增生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乳腺增生的发病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其实导致增生的原因和年龄关系并不大,而大多数却和着急生气有紧密的关系。
女人爱生气,有些人能撒出气来,而有些人却把气憋在心里,这样往往会导致肝气郁结经络而阻塞不通,气郁不畅使乳腺迅速“增肥”,留滞于乳房,结而成块,也就是我在此所说的“气大伤胸”。
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证见一侧或两侧乳房内大小不等的肿块,经前期加剧,经后可缩小,情绪波动常可加剧肿痛;常伴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如急躁易怒,心烦不寐,两肋胀痛,月经不调,脉弦等。
怎么自我检查呢?
在每月的月经后1周内进行,方法是:面对镜子站立,观察乳房是否左右对称,有无乳头偏向一边或回缩,皮肤是否局部增厚、有无凹陷或凸起;也可平卧在床,用第2~4手指指腹全面触摸对侧乳房和腋窝,当在乳房表面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时,就要考虑增生了。有时候增生与乳房的肿瘤不容易区别,所以如果自己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找专业医生检查和做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
怎么自疗呢?
可以敲打——肩井穴,此穴位于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厚还比较凸起的地方,是足少阳胆经穴位,为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之会,和五脏“骨肉相连”。每天早晚抡起自己的拳头,用小鱼际各敲打72下,坚持有效果。
知道了原因,就要让自己少生气,否则遭的罪是自己的。
乳房摸到个“疙瘩”是肿块吗
现在女性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不少人能做到乳房自检,有的摸到“疙瘩”,是传说中的肿块吗?怎么办?害怕去看医生!乳房“疙瘩”真的是疙瘩吗?请看本文解读。
不少女性自我乳房检查的时候,容易摸到一块一块的硬块,以为摸着“疙瘩”,生了大病,吓得不得了。其实那往往是正常的腺体。因为不少人有着错误的自检方法,那就是“掐着”去摸,很容易就把放射状分布的乳腺组织误认为是肿块,因为腺体是比脂肪要硬一些的。正确的手法应该是放平了去摸,或者滑动着摸。
所以,自己摸到肿块,未必是真,一定要到乳腺专科就诊,以排除是否确有病变。
乳腺包块可以做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等检查来了解其性质,当然乳腺专科医生的手诊也不可或缺。
包块或肿物只是形态上的描述性诊断,指的是一种占位性病变,其病变性质在理论上可以是任何一种病变,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血管瘤,乳腺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