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甲亢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疾病,并不是容易治愈的,如果治疗不当会复发或者甲减。
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饮食治疗应忌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卷心菜、海产鱼虾。含碘食盐宜以普通食盐代替,或烧菜时提早放入。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是甲亢复发的诱因,因此合理的生活安排、乐观的情绪、正确的饮食及药物治疗是甲亢治疗的关键。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以便医生据临床及化验及时调整剂量,以防产生药物性甲减。
甲亢疗程两年左右,药物副作用常见有白细胞减少、皮肤瘙痒,肝脏损害等。其中以粒细胞缺乏最重要,故应定期复查白细胞计数,降低者应用升高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沙肝醇等,必要时应停药。药物治疗宜中西结合,中药可调整机体免疫状态,可减少复发。
甲亢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相关阅读
甲亢有什么症状
甲亢有什么症状:
甲亢,又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症状会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如代谢增高,最常见会出现心悸、手抖、便次增多等症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心动过速外,可能还有心输出量增加的表现。在消化系统方面,除大便次数增多外,还会导致一些其他消化系统症状。最终由于高代谢症状,导致患者体重下降。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多食易饥,但体重并不增加,反而下降。
整个甲亢的临床表现中,还会累及到神经系统,患者会有烦躁、易怒,甚至失眠的表现。很多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改变,这些都是甲亢比较典型的表现。在所有甲亢累及器官中,比较关注、也最担心出现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更多出现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往往在甲亢治疗后,这些症状会明显缓解。
甲亢和大脖子病的区别是什么
甲亢和大脖子病的区别是什么:
甲亢是一种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发展到后期,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呈现高代谢症候群,同时查体会发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分为三度:
第一,如果甲状腺在触诊的过程当中,只能看见而摸不到,称为甲状腺的1度肿大。
第二,甲状腺的2度肿大,是指甲状腺肿大能看到,但这种肿大的范围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第三,甲状腺肿大如果超过胸锁乳突肌以外,称甲状腺的3度肿大。甲状腺的1度、2度、3度肿大,在甲亢当中都可以见到。
还有一大类,即常说的大脖子病。大脖子病更常理解为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出现的颈部增粗的临床表现。通常大家理解认为,大脖子病,是由甲减引起。但其实整个甲状腺的发病过程中,或是病理发展过程当中,甲亢和甲减,最终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所以甲状腺肿大并不单单指大脖子病,并不单单指甲减,也有可能是甲亢。如果患者是大脖子病,如果在碘缺乏地区,更多倾向考虑这个患者是甲减。如不在碘缺乏地区,还要考虑到其他的病因。
甲亢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甲亢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甲亢的患者要限制碘的摄入。碘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原料,可以合成甲状腺激素。碘摄入增多,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如临床上常见的碘源性甲亢。碘,广泛存在于海洋中食物,比如海鲜类、紫菜、海带等。尤其是深海中食物,含碘比较丰富。而淡水中淡水虾或者其他食物,碘含量并不高,并不用完全限制。在整个甲亢治疗过程当中,全程要限碘。
一般来讲,甲亢治疗可能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疗程,部分患者治疗时间小于正常疗程,同时也有反复复发的患者。在这种反复复发的原因当中,部分是因为食物引起。可能这些患者本身甲状腺功能控制得比较好,处于标准值,同时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的量也比较小,但是突然大量使用含碘食物,往往会诱发甲亢的再次发作。
大脖子病和甲亢的关系
大脖子病和甲亢的关系:
甲亢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增粗的情况,但是跟俗语的大脖子病并不完全一样。甲亢,准确来讲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状态。这是一个功能性的诊断,很多疾病都可以造成甲亢,比如甲状腺炎。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可能体现出来的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但并不意味着甲亢就是大脖子病,因为很多甲亢患者,他并没有明显的颈部增粗的情况,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代谢增强的状况。比如会出现心慌、消瘦,甚至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突眼。这些才是甲亢典型的临床表现,跟通常所说的大脖子病,没有特别绝对的关系。
甲亢有哪些症状
临床中甲亢较常见。甲亢的症状首先是部分人感到疲乏无力、心慌、手抖。有的人会觉得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还有一些年轻女性表现为月经的紊乱甚至闭经。对于男性有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甲亢会影响心脏,出现窦性心率过速。但是这种心动过速一般是窦性,在休息和运动时,心率加快,要和心脏病鉴别。在亚洲男性中甲亢比较常见的有低钾性周期性麻痹。部分人突然肌无力,这种情况要考虑甲亢。甲亢的病人脖子很肿大,但也有很多脖子并不大,还有一个典型症状是突眼,突眼会畏光。甲亢症状综合起来是高代谢、甲状腺肿、胫前粘液性水肿以及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