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蒙窍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情志所伤,所欲不遂,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可致肝气郁结,肝气乘脾,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蒙蔽清窍,使神明被扰,神机失用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的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痴呆。
病因
情志所伤,所欲不遂,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可致肝气郁结,肝气乘脾,脾失健运。
病机
情志所伤,所欲不遂,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可致肝气郁结,肝气乘脾,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蒙蔽清窍,使神明被扰,神机失用,故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脾失健运,则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舌质淡,苔白腻,脉滑为痰浊蒙窍之象。
临床表现
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常用中药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石菖蒲、远志、郁金。
常见病
痴呆。
预防调护
1、应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具有补肾益精的食疗之品,如核桃、黑芝麻、山药。
2、戒烟酒,多参加社会活动,或练习气功、太极拳,避免过逸恶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