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肾阳虚,不能上温脾阳,脾失温煦,运化失司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证常见于经行泄泻、上胞下垂。
病因
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或年老肾亏,或房事过度。
病机
素命门乃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元气之所系。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则脏腑、经络阳气不足。脾阳不足,约束失养,睑肌无力,则胞睑垂缓难睁。素体肾虚,命门火衰,经行时经水下泻,肾气益虚,不能上温脾阳,脾失温煦,运化失司,致成经行泄泻。
常用中药
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肉桂、附子。
针灸疗法
1.经行泄泻取足三里、肾俞、大肠俞等穴,温针或艾灸,每日1次,每次选2穴,交替选穴。
2.上胞下垂攒竹透睛明,鱼腰透丝竹空,太阳透瞳子髎,并配用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常见证型
1.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证经行泄泻
临床表现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
方剂健固汤合四神丸。
常用中药人参、茯苓、白术、巴戟天、薏仁、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
2.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证上胞下垂
临床表现自幼双眼上垂,无力抬举,视物时仰首举额张口,或以手提睑。
治法温肾阳,益化源。
方剂右归饮加减。
常用中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炙甘草、杜仲、肉桂、制附子、人参、白术。
预防调护
1.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
2.少食油腻不消化食物。
转归预后
1.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中药治疗预后良好。
2.上胞下垂病程漫长,先天性者,除造成视物困难及影响仪容外,其他危害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