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闭外脱证,中医病证名。泛指实邪内闭,而正虚欲脱,以发热,咳嗽气喘,或腹痛、里急后重,或二便不通,或心胸、脱腹绞痛,面白肢厥,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春温、风温、暑温、冬温、瘟疫等疾病中。西医学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病因
多由外感温毒、暑热或湿热疫毒所致。
病机
邪热内闭心包,内陷肝经,而阳气外脱引起。具有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病程短的特点,常见于素体阴亏及温病失治误治的人。
临床表现
身热,昏谵,或昏愦不语,汗多,气短息促,小便黄少,口唇干燥,口渴引饮,大便秘结,舌干绛色暗,脉细数无力。
常用中药
水牛角、琥珀、朱砂、雄黄、牛黄、龙脑、麝香、安息香、金箔、银箔、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常见病
1、流行性乙型脑炎
症见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喉有痰声,气息浅促,肢体抽搐,口唇青紫,四肢厥冷,面色晦暗,大汗淋漓,口噤,冷汗如油,项强,谵语,二便失禁,舌红。治宜开闭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2、急性胰腺炎
症见脐周剧痛,呕恶身热,烦渴多汗,面色苍白,肢冷搐搦,舌质干绛,苔灰黑而燥,脉沉细而弱。治宜通腑逐瘀,回阳救逆。方用小承气汤合四逆汤加减。
预防调护
1、调摄情志,疏通气机,避免肝气郁久、生化肝火,动血伤阴。
2、节制饮食,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脱证纠正后可给予人参养荣汤、归脾汤善后。
转归预后
从临床实践来看效果未必理想。内闭要凉开,外脱要补、敛,内闭与外脱都属重证,而凉开与补敛又互相矛盾。开,就恐促其脱,补敛,又恐助其闭,所以病危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