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壅经络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风寒湿邪壅滞经络而致的证候。常见于痉证。
病因
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临床表现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常用中药
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炙甘草等。
针灸疗法
毫针泻法。
常见病
痉证。
预防调护
1.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袭和外伤感染。一旦感受外邪,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若感受热邪,热盛于里,应及时清解并注意固护阴津。
2.痉证发病前往往有先兆表现,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如发现双目不瞬、眼球活动不灵活、口角肌肉抽动,即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全蝎、僵蚕等止痉药物研粉顿服,或配合针刺治疗,防止痉证发作。
3.痉证病人多属于急重症,病床要平整松软,并设床栏,发病时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居室要安静,应有专人护理。急性发作时注意保护舌体和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假牙及呼吸道异物,以防堵塞气道。对频繁肢体抽动者,要避免强行按压和捆绑,防止骨折。因高热而痉,要给予降温。在发作停止后,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合理地集中安排,有利于病人安静休养,减少痉证发作。
转归预后
本证预后由于病因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而言,危重者多,如救治不当,可以危及生命,或后遗头痛、痴呆、癫痫诸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