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糖尿病的出现如果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甚至还可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要想控制病情,也可以严格的控制血糖,选择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其实要想控制病情,也应该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食物,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也有好处。

伴随着饮食结构逐渐的改变,如今越来越多人都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也逐渐的提升,我国基本上目前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其中成年人占据11.6%的比例,其实糖尿病也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同样会出现视网膜病变,那么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怎么办呢?
  一、严格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减少眼底血管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同时也需要控制血压,血压的升高也会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同样也会增加眼底出血的可能性,所以患者必须要把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以下。
  二、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视网膜病变,选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在目前医学上比较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潘生丁。如果患者同时还存在眼底出血现象,可用安络血,芦丁,安妥碘等。当然也可以考虑中药来达到活血化瘀的治疗。
  三、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对于增值型的视网膜病变也有一定效果,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视力。
  四、手术治疗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视网膜病变后,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清楚眼内积血,把牵拉的视网膜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五、饮食护理
  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也无需过于担心,在日常饮食中更加应该适量摄入富含油脂的鱼类,因为在视网膜构成的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长时间摄入比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同样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抑制病变的发生。因此,改变患者饮食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一定要选择多吃一些对于眼睛有好处的食物,通过饮食护理,也可以改变患者饮食结构,也可以保护视力,最终就可以减少危害。

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怎么办相关阅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往往会出现视网膜的出血和渗出,严重的还会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果脱离范围比较大,累及到黄斑,还有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会出现失明,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一定要密切监测一下眼底的情况。
如果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需要尽快的用一下活血化瘀的药物,同时还需要进行激光治疗。我们知道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封闭无灌注区,而且可以减少新生血管的产生,能够明显的缓解病情的发展。当然如果出现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必须要尽快的手术。尽快的使视网膜复位,避免出现视网膜的萎缩变性。平时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降到最低。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故而作为预防该疾病来说,平时就应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同时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查查看看眼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虽然不是一个大病,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却是非常严重的。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同时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天运动一定的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够把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以内。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下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丹参片或者银杏叶片,这些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眼底的微循环,也能够有效的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平时一定要重视眼部的健康,密切监测一下眼底的情况,一旦出现眼底的异常,一定要尽快的进行治疗,我们知道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也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器。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为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心脑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血糖升高造成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多见于50以上的人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早期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后期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以及眼底相关情况的改变,对于此类患者,每年查眼底血管造影是很有必要的,随时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早期非增殖型,可给予保守及激光治疗,而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要时需要形成抗vegf及玻璃体切除或视网膜复位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眼部的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可有眼底出血微血管瘤,慢慢发展为硬性渗出,软性渗出,在此阶段可以行控制血糖缓解病情的进展,随着病情的进展必要时可行激光,如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眼底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积血,此时患者可有眼前黑影遮挡感如积血量较小的话。
  患者只可发现眼前有点片状黑影飘动,如积血量增大,患者可出片状的黑影遮挡以及局部视野受损,如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纤维增殖膜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伴有眼前固定黑影遮挡,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后,易出现新生血管型青光眼,此时患者出现眼压增高,眼胀眼疼的感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毋庸置疑,它是因血糖过高造成的眼底视网膜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现已成为我国的高发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光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同时血糖升高还会伴有全身性疾病、血管神经、周边皮肤等相关各个脏器的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就是由于血糖过高造成了眼底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底血管情况,如患者已经出现眼底血管情况,建议患者每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眼底排除是否存在眼底视网膜疾病进展的可能,糖尿病的治疗刻不容缓,其并发症的治疗也是要认真对待的。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

    现如今有不少糖尿病病人都会发作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而在中医学上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针灸疗法和中医中药疗法。其中中医中药疗法是根据病人的症状来进…

    11-22
    9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简称为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糖尿病对全身中、小血管的损伤,当血管的损伤发生在眼…

    11-21
    1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首先是药物治疗,包括曲安奈德,不过疗效优先;其次是激光治疗,通过一系列生化效应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最后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善糖…

    11-27
    1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首先是药物治疗,包括曲安奈德,不过疗效优先;其次是激光治疗,通过一系列生化效应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最后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善糖…

    12-17
    1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对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影响而出现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病时间及严重程度可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两种。   非增殖型视网膜…

    10-06
    1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糖网实际上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简称,糖网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糖尿病对全身中、小血管的损伤,这部分血管的损伤在眼部,尤其在眼底视网膜上产生一种继发性病变。 …

    11-21
    1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因为当其发作起来的时候会给人体带来非常大的伤害,尤其是对于人们的视力而言,往往会导致人们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的情况。同时部分病人…

    11-29
    17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主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糖尿病,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的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所以要…

    11-30
    1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特别强调预防为主。   一旦患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甚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多患者都可能失明。因此一…

    11-30
    1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一旦患有糖尿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常规的检查方式有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底检查,B超检查等。眼底检查,有直接眼底镜和间接眼底镜检查,还有…

    11-11
    1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一定要尽早,在早期的时候及时就诊,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眼底打激光,控制糖尿病视网…

    11-12
    16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后效果如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对人们眼睛伤害非常大的疾病,而目前针对该疾病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选择,但最终治疗后的效果到底如何往往和人们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愈后的日常护理工作是否做到位,有着一定的…

    11-08
    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