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怎么治疗:
室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一般生下来就出现了。
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有的缺损小的可以不治,通过临床观察,可有自愈的可能,如果室间隔缺损比较大,我们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室间隔缺损的范围的大小,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治疗。
第一个是介入的方法,通过下肢动脉栓堵,这是一个微创手术,损伤比较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这是第一个介入的治疗。
第二个就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一般适合于所有的室间隔缺损的患者,缺损比较大的话,我们一般采用外科手术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损伤比较大,一般采取的就是手术切口有肩骨下、胸骨旁切口,需要全麻,而且要建立体外循环,在这个情况下做手术恢复时间比较慢。现在我们国内治疗方法主要有这两种方法,就是一个是介入,一个是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我们国内趋向于介入手术治疗比较多,因为介入手术创伤比较小,孩子受损的比较小,恢复比较快。
室间隔缺损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什么是室间隔缺损
什么是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是仅次于房间隔缺损,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严重的影响着我国新生胎儿的健康。
如果在胚胎时期室间隔没有发育完全,心室之间的室间隔有一个没有闭合的通道,就称之为室间隔缺损。如果有室间隔缺损,左室里面的动脉血就会通过缺损的室间隔分流到右室,久而久之这种分流就会给右室、右心系统带来负荷,如果时间很长,就会引起患者右心衰竭,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所以一旦有室间隔缺损,建议大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就诊,去进行专业的心脏专科的筛查,听从医生的诊治,进行规范化的专业的治疗。
室间隔缺损能治好吗
室间隔缺损能治好吗:
室间隔缺损分为小的室间隔缺损和大的室间隔缺损,缺损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自愈,不需要治疗;如果缺损较大,需要及时治疗。室间隔缺损分为两种治疗方法:
一、介入治疗,损伤较小;
二、外科手术治疗,是在体外循环下建立一个通道,然后进行室间隔缺损的修补。
室间隔缺损早期治疗及时,在不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如果长期不治,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和肺炎。因此,新生儿出生以后要做常规体检,早期发现室间隔缺损,早期治疗能够治愈,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室间隔缺损有哪些临床表现
室间隔缺损有哪些临床表现: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小的缺损听诊时可以发现心尖肌有收缩期的杂音,杂音范围不等,可以二到三级,四级到六级,根据缺损范围、程度的不同,小的缺损可能杂音小一点,大的缺损杂音就大一点,这是听诊的表现。
大的缺损可能孩子出生后出现明显的缺氧,面色发青,甚至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表现,需要医生根据临床观察,及时做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再有室间隔缺损的病人,因为影响了心脏的供血,容易发生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孩子特别容易得呼吸道感染、肺炎,这也是室间隔缺损的表现。所以,一旦发现室间隔缺损,需要及早检查治疗。
吃什么促进室缺自愈
吃什么促进室缺自愈: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药物或食物对促进室间隔缺损的自愈没有帮助。应对缺损没有食物或者药物能够帮助它,也不存在这种食物。但是有些方法可以帮助它自愈。
理论上,小的室间隔缺损不能剧烈运动,不能让心脏跳动很快,尽量让其在安静状态下少运动,还要防止患者感冒发烧,避免皮肤的破损、外伤、牙齿发炎,因为如果牙齿发炎或皮肤破损,细菌进入体内,有可能存留在心脏内膜表面,发生心内膜炎,加重病情,需要格外小心。
所以对于缺损来讲,目前还没有食物或药物能够促进其自愈。
室缺手术风险大吗
室缺手术风险大吗:
室间隔缺损手术非常安全。危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可能会存在一些意外,但是目前体外循环技术很成熟,并发症很少。
第二是麻醉的并发症,麻醉时病人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造成血肿、外伤、血管的破损等。
第三是手术本身的并发症,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损伤主动脉瓣,造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小缺口;
第二是缺损的残余分流,与针眼漏血、心脏跳动、大夫技术、缝合技巧、材料有关系;
第三是传导阻滞,若手术当时发现,要拆掉、重新逢合;若之后发现则要安起搏器,但其使用寿命有限,要不断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