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怎么治疗

子宫息肉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小息肉用血管钳即可钳除,稍加压迫止血就可以,但是如果是多发性,需要送作病理检查,确定是否需进一步治疗。目前主要采用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适合自己病情的方法,只有做到针对性的治疗,才可以有更好的治疗。

现在医学技术的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了,其中对于子宫息肉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子宫息肉有可能会影响到生育或者是癌变等严重的情况,所以说必须要及时治疗,一起来看下子宫息肉怎么治疗?
  小息肉用血管钳即可钳除,稍加压迫止血,或在颈口处塞以纱布一块,24小时取出。息肉较大,蒂较组者,摘除后基底断端可用烧灼止血。如为多发性,可稍扩张颈管后,彻底搔刮之,同时作诊断性刮宫。所有标本均应送作病理检查,确定是否需进一步治疗。术后可酌给抗感染药物,并注意有无出血。
  子宫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采用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适合自己病情的方法,只有做到针对性的治疗,才能使子宫息肉得到有效的治愈,由于子宫息肉具有复发的特点,所以说为了杜绝子宫息肉的复发,以及彻底治愈子宫息肉的情况,目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切除术是唯一的一个可以看清楚息肉蒂,自根部切除的方法,对于基底层是可以起到切除并且预防持续存在与复发的。
  宫腔镜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到宫腔的,在子宫内膜癌等宫腔里面发生恶性病变后的情况排除之后,对于单发并且比较小的内膜息肉是可以在宫腔镜的直视下做直接性摘除的,而对于多发病灶、年轻的子宫息肉患者,以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讲,可以在宫腔镜下作全面的刮宫,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漏刮,对于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讲,这样的治疗不只是可以使子宫息肉得到有效的治愈,还可以保持完整的子宫部位,保留了怀孕的能力。

子宫息肉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子宫内膜息肉是怎么回事

子宫息肉是怎么回事:
  一般人们理解的子宫息肉,是子宫体的息肉,是因为腺体堵塞,造成炎症形成。最容易看到的子宫息肉,不需要任何的仪器,打开窥器就能看到长在宫颈表面。宫腔内膜的息肉,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病变。但是要除外一些肿瘤造成的息肉。
  在临床上,给患者生活带来症状的息肉必须要处理掉。对于一些很小、没有症状的息肉,也可以对它动态观察。但是对于年龄在40岁以后的人,特别是容易长肿瘤的病人,只要有息肉,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确定息肉的性质,及时治疗。
  1、内分泌失调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可使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息肉,并可促使子宫息肉进一步生长。
  2、炎症刺激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致使宫颈管发生局部黏膜增生等病变,继而增生的黏膜从基底部逐渐向宫颈外口突出并形成息肉,容易导致出血等症状,并容易复发。
  3、其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子宫内膜增生、年龄增长等均与子宫息肉的发病相关。

什么是子宫内膜

什么是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它就是一个粉红色的黏膜组织,这个黏膜层里边分为两层。那么这个就看不太清楚了,这个两层它主要是表面的2/3的地方,随着激素的变化,它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然后每个月要有脱落。所以,我们叫它功能层,那么它脱落的时候就形成了什么?就是月经。
  那么月经都是什么呢?就是蜕膜脱落以后,加上一些黏液流出来,就形成了月经。那么另外的一个1/3的内膜层,我们叫它基底层,它不受内分泌变化的影响,也不会脱落。功能层一定是在基底层的基础上,它才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基底层受到影响了,那么它的功能层也是不能产生它的作用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对女性特别强调,要维护基底层,不要破坏基底层。如果破坏的话会形成相应的一些病变,比如说最常见人流手术,人流如果是负压过高,或者是动作有一些粗鲁的话,就会影响到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就会影响到它功能层的功能,以后就会形成月经的异常,甚至闭经、不孕等等。

子宫息肉的症状

子宫息肉的症状:
  子宫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通常来讲指的是所有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壁的肿物,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以及恶性息肉等。它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肿物的脱出。如果是较长的带蒂息肉,可以从宫颈口或阴道口脱出。
  第二,白带异常。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带血丝等情况。如果较大的息肉脱出宫颈口,会引起接触性出血。
  第三,子宫的异常出血。患者会表现为月经过多,或者是月经淋漓不尽,有些患者也会有接触性的出血。
  第四,不孕或流产。与子宫内膜生长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有关。如果长在宫颈管内,会阻碍精子进入宫腔,若长在宫腔内,会妨碍受精卵着床,或影响胚胎的发育。

子宫息肉会自己消失吗

子宫息肉会自己消失吗:
  子宫息肉通常广义上来说,是借细长的蒂附着在子宫壁的肿物。子宫息肉通常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它的发病原因与内分泌失调和炎症刺激有关。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刺激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息肉,并且促进息肉的进一步生长。
  另外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发生局部的粘膜增生等病变,所以导致子宫息肉。子宫息肉一般不会自然消失。在治疗上,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有无生育要求、息肉的性质、生长速度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宫腔镜切除息肉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小型局灶或弥漫性息肉,可以进行刮宫术,应注意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

子宫息肉和宫颈息肉的区别

子宫息肉和宫颈息肉的区别:
  子宫息肉和宫颈息肉都属于妇科常见疾病。子宫息肉是所有借细长的蒂附着在子宫壁的肿物,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恶性息肉等。子宫息肉的发病原因与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有关。
  而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宫颈息肉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宫颈黏膜的息肉,另外一种是来自宫颈阴道部分的息肉。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较大的息肉可能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较小的息肉可无任何症状。

(0)

相关推荐

  • 子宫息肉有哪些症状

    子宫息肉有哪些症状:   首先女性朋友们提的子宫息肉,一般我们临床上没有这个疾病。它一般是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子宫颈息肉,一个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息肉经阴道,可以做个宫颈息肉摘…

    09-07
    13
  • 子宫息肉的症状表现

    子宫息肉的出现会有着一定的恶变性,所以在最早的时候就应该接受治疗,当然所出现的症状也有很多,首先就会出现月经量逐渐增加,伴有月经不调现象,甚至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白带异常,而且也有可能…

    10-29
    19
  • 子宫息肉怎么引起的

    子宫息肉怎么引起的:   子宫息肉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形成。子宫息肉一方面是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导致,长期雌激素刺激造成子宫内膜长期的局部增生,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同时没有一个很好的孕激素…

    12-02
    10
  • 子宫息肉的症状是什么

    子宫息肉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多见妇科炎症,此病的临床症状也是非常的复杂的,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有所不同,所患的疾病症状也是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很多的患者会出现白带异常和子宫异常出…

    12-26
    18
  • 子宫息肉切除注意事项有哪些

    子宫息肉是宫颈的息肉,暴露在外面,用窥器在阴道检查就可以看见。治疗上要给予三到五天的抗炎治疗,消炎药口服或静脉输液,预防感染。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个表现,有复发的可能,需要把它…

    12-10
    16
  • 子宫息肉的症状

    子宫息肉的症状:   子宫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通常来讲指的是所有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壁的肿物,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以及恶性息肉等。它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1-12
    10
  • 子宫息肉宫腔镜电切术是怎么回事

    子宫息肉宫腔镜电切术是子宫肌瘤可以通过宫腔镜电切术进行肌瘤切除。宫腔镜电切术是通过宫颈,将宫腔镜放入宫腔内,在宫腔镜直视下,对整个宫腔形态进行评估,从而了解肌瘤大小、位置、病情等。…

    12-10
    16
  • 子宫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子宫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是否需要手术,还要根据息肉的大小以及病情持续的时间而定,如果息肉的直径较小,且病情处于稳定期,可以暂时性的观察,服用药物治疗,但如果息肉比较大,病情处于增…

    11-06
    33
  • 子宫息肉手术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子宫息肉手术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子宫息肉进行手术治疗时,要考虑由于息肉的特性。因为息肉摘除后,会存留一个根蒂部含在局部的位置,有可能还要进行息肉的复发和再长,所以手术过程中一定…

    11-09
    11
  • 子宫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子宫息肉是慢性疾病里面的一种,它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症状,子宫肌肉的形成主要就是炎症因素,内分泌紊乱以及病原体感染导致的,容易出现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所以尽快做好全面的检查…

    11-26
    13
  • 子宫息肉症状

    子宫息肉症状:   子宫息肉包括宫颈息肉和宫腔息肉两类。宫颈息肉非常常见,它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为宫颈上的舌状质软,容易出血的异常组织增生。临床症状常常是接触性出血,也就是同房…

    11-08
    16
  • 子宫息肉有哪些症状

    子宫息肉的症状有很多,比如说月经不调就发生在弥漫性息肉这种疾病下,患者还会有不规则的出血现象,白带也会受到影响,有时候白带中还会有一些血丝流出来,尤其是下蹲之后,流血的现象更为严重…

    11-19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