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乙肝怎么治

如果婴儿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正常、腹部彩超正常,可以暂时不治疗,但要注意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果肝功异常,应该及时进行保肝护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如是出生24小时之内的宝宝,可用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母婴阻断治疗。

如果母亲是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出生后没有进行母婴阻断或者母婴阻断失败等,就可能会让婴儿感染乙肝。此时常会伴随着发烧、黄疸、肝脾肿大、粪色变浅、纳差等症状。如果不积极治疗,有可能会影响到婴儿的身体健康。那么,婴儿乙肝怎么治疗呢?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暂时不治疗
  由于婴儿体内的胸腺功能还不是特别的健全,所以感染了乙肝病毒后,一般不会出现免疫反应,常会呈携带状态。如果检查中发现肝功能是正常的,腹部彩超也是正常的,可以暂时不治疗,但每半年要复查一次。平时避免应用伤肝的药物,降低乙肝发作的几率。
  二、乙肝患儿的治疗方法
  1.保肝护肝治疗
  感染乙肝病毒后,有可能会损伤肝功能,所以最好能进行保肝护肝治疗。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甘蓝、花椰菜、菜花、大白菜、大蒜等食物,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必要时也可以应用一些保肝护肝的药物,促进受损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增强肝细胞的活力和代谢能力,有利于乙肝病情的缓解。
  2.抗病毒治疗
  婴儿患有乙肝后,如果转氨酶明显升高,肝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出现了损伤,需要及时应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和核苷酸类似物等。通过药物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有利于病情的缓解。
  3.母婴阻断治疗
  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患有乙肝疾病,宝宝经产道出生时就可能会被感染。此时应该在出生24小时之内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母婴阻断,也可以加上抗病毒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在出生4小时以内进行母婴阻断,效果会更好。这样就可以抑制乙肝病毒,控制病情的发展。

婴儿乙肝怎么治相关阅读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

今天,我一位刚刚怀孕的乙肝妈妈来信说:她一直服用替诺福韦治疗,HBV DNA已经检测不出了,但还是“大三阳”,e抗原阳性。她到当地妇产科建档,医生告诉她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很高。她来信问我:妇产科医生说得对吗?乙肝的哪项指标与传染性关系最大?

自从发现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后代,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就一直被医生们关注。最初,医生们注意到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与母亲体内的e抗原有关。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宝宝母婴阻断失败率高于e抗原阴性母亲所生的宝宝。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e抗原状况对乙肝母婴阻断的影响

医生们发现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母亲体内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母婴阻断失败的病例大多发生在母亲血液中乙肝病毒DNA含量在≥106或≥107拷贝/毫升的乙肝妈妈身上,她们所生的宝宝母婴阻断失败率常常可高达20%以上。因此,医生们想到给乙肝妈妈服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降低乙肝妈妈体内的HBV DNA水平,减少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风险。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血清HBV DNA水平对乙肝母婴阻断的影响

这位来信的乙肝准妈妈服用替诺福韦治疗,HBV DNA已经检测不出来了,尽管她的e抗原还是阳性,只要她坚持治疗,孩子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母婴传播的风险很小。

蚊子真的可以传播乙肝吗

天气热了,蚊子开始增多,一些人又开始担心蚊子传播乙型肝炎的问题了。1975年,纽柯克(Newkirk)和他的同事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两种蚊子(埃及伊蚊和环跗库蚊)和两个物种(臭虫和长红猎蝽)体内的命运。蚊子、臭虫和长红猎蝽均被HBsAg阳性的血液饲养。

科学家发现,病毒在进入蚊子体内后几小时很快就检测不到了,而臭虫和长红猎蝽在吸血后5周体内仍能检测出HBsAg。科学家们认为,蚊子消化道内可以释放一种蛋白酶(protease trypsin),是这种蛋白酶杀死了乙型肝炎病毒。

其实,除了上面的依据以外,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乙型肝炎不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有科学家用饱吸了HBsAg阳性病人血液的蚊子去叮咬试验猴子和黑猩猩,但得到的结果都是试验动物没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还有科学家在一些疟疾和乙型肝炎流行率较高的地区进行的长期的观察。他们认为,如果蚊子能传播乙型肝炎,那么夏季急性乙型肝炎应该和疟疾一样高发。经过科学家们的严密监测,没有发现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像疟疾一样在蚊子叮咬的高峰季节明显升高。

国外的一位科学家说:蚊子吸食了人的血液,但它注入人体的是蚊子的唾液,不是血液,肝炎病毒十分挑剔,它们要感染它们喜欢的、能够生存的环境,例如肝脏,但蚊子没有肝脏。

乙型肝炎病毒在蚊子体内不能生存,经过蚊子的消化,很快死亡。蚊子吸血时注入人体内的是蚊子消化道分泌的唾液,不是血液。所以,蚊子不能传播乙型肝炎。

蓝色的尿与乙肝或肝硬化有关吗

乙肝和肝硬化引起的黄疸会使尿色变黄,如果合并泌尿系统损害,可能会出现血尿,但绝对不会导致蓝色的尿。如果有严重肝病、肝昏迷,很可能因肝肾综合征导致氮质血症,使用留置导尿管,因此很可能因泌尿系感染而导致“紫尿袋综合征”。

“紫尿袋综合征”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812年。当时乔治三世国王看病的医生专门记录乔治三世国王尿的变化。1812年1月14日,他发现乔治三世国王的尿变成蓝色。1978年,某著名杂志首先报道了以““紫色尿袋”为名报道了这种病症,以后被命名为“紫尿袋综合征”。

“紫尿袋综合征”实质了是泌尿系感染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表现。食物中的“色氨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吲哚”(导致大便的臭味)。部分吲哚被肠道吸收入血,经肝脏代谢成“硫酸吲哚酚”,随血液循环从尿中排出。

当泌尿系感染时,尿液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可以产生“吲哚硫酸酶”或/和“吲哚磷酸酶”,当尿液PH值较高(呈碱性)时,“硫酸吲哚酚”就会被细菌产生的这些酶分解,生成蓝色的靛青和红色的靛玉红,两者混合后就使尿呈现为紫色。

“紫尿袋综合征”顾名思义,主要发生在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率大约为9.8%。医生们发现,女性的尿道较短,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有便秘的患者肠道中产生的“吲哚”会更多地吸收入血,而肾功能不全或脱水的患者尿量减少,尿液中“硫酸吲哚酚”的含量较高。

因此,“紫尿袋综合征”更容易发生在老年女性、有便秘史、碱性尿、有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液体入量不足或脱水、使用塑料乳胶管导尿管(尤其是对乳胶过敏者)的患者中。

高病毒的乙肝女性能不能怀孕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估计3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的。在没有接受乙肝疫苗预防的情况下,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乙肝病毒,乙肝“大三阳”的妈妈新生儿感染风险约70~90%,“小三阳”的妈妈新生儿感染风险约10~40%。在我国,有8%的孕妇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50%以上为e抗原(+)的“大三阳”感染者。

乙肝的母婴传播有三条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产时感染是指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新生儿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10%~15%,宫内感染约5%~10%。因此,产时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三条途径

不过,现在医生们已经掌握了一整套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的措施,可以将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的风险降低到1%以下。

措施之一: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作用是刺激婴儿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的抗体,也就是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清除或中和乙肝病毒,使婴儿免遭乙肝病毒感染。

但是,新生儿在出生后即使立即注射1针乙肝疫苗,其抗体最早也需要在接种半个月后才逐渐出现,而且抗体产生的量较少,而乙肝妈妈在分娩过程中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是最大的(产时感染)。因此,单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产时的乙肝病毒感染常常来不及,母婴传播阻断的有效率只有87.8%。

措施之二: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在出生后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血液中直接提取的乙肝表面抗体,在婴儿出生后应尽早把这种抗体直接注射到婴儿体内,可以立即清除或中和从母血污染进入婴儿体内的乙肝病毒,在乙肝疫苗发挥作用之前起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

因此越早使用越好,最好在出生12小时以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剂量是100单位或200单位。这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方法可使乙肝母婴阻断率提高至95%。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措施

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乙肝疫苗(主动免疫)这种联合免疫的方法是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主要措施。但是,一些高病毒复制的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尽管采用了这两项措施,仍然有10%左右的后代免疫失败,感染了乙肝病毒。这是为什么呢?

医生们发现,这些母婴阻断失败的母亲体内病毒复制都非常活跃,血清乙肝病毒DNA水平大多在10的6次方以上,而且病毒复制水平越高,母婴阻断失败的风险越大。

医生们还发现,这些母婴阻断失败的新生儿实际上在还没有出生时就已经被妈妈体内的病毒所感染,感染的时间大多在怀孕28周以后,越接近分娩的妊娠晚期宫内感染率越高。这是因为怀孕的中晚期,随着胎儿生长,胎膜逐渐变薄,胎盘上绒毛的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这种变化有利于胎儿得到更多的营养供应,但同时也削弱了胎盘的屏障作用,使乙肝病毒容易逐层向胎侧面感染,最终突破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由于在胎儿期就已经被感染,因此,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当然为时已晚。那么,对待这些病毒复制水平很高的已经女性就要采用更严格的母婴阻断方法,妊娠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

措施之三:高病毒复制的乙肝妈妈在怀孕24±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加强母婴阻断,产后1~3个月内停药。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到7个月(28周)左右重要器官已经基本发育完善,而妊娠晚期是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高危险时期,宫内感染的风险与母亲体内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妊娠晚期服用拉米夫定可降低母亲体内HBV DNA水平,减少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而且对胎儿发育影响不大。

采取了这三项母婴阻断措施以后,99%以上的乙肝妈妈都可以生出健康宝宝。

慢性乙肝患者要多吃糖吗

建议慢性肝炎患者适量多吃糖,甚至葡萄糖,这是非常错误的。过去生活条件不好时,特别是六十年代,国家对肝炎患者多供应白糖,那时强调高糖饮食,以供给机体充足的热量。现在粮食充足、食物丰富,已没有必要高糖饮食。我们吃的粮食,不论大米还是面粉或是其他,经消化吸收后都是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的,再额外吃糖,不论葡萄糖还是白糖(蔗糖)、果糖,对慢性肝炎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好处。而有意识地、经常地或大量地摄入白糖或葡萄糖,这些简单糖类很容易转化为脂肪,会使人发胖并患脂肪肝(《临床营养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反而对肝细胞不利。

一般认为,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减少脂肪摄入量、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并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既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又可使正常肝细胞免受脂肪损害。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粮食中的淀粉和甜食中的糖)在一些专业教材(如《生物化学》)上又被称为“糖”,于是有了慢性乙肝患者要适当多吃糖的说法,但此糖非彼糖,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增加粮食的摄入量,而不仅仅是多吃甜食或白糖(蔗糖)。

总之,慢性乙肝患者要多吃糖的说法完全是一个低级错误造成的:把碳水化合物(粮食中的淀粉和甜食中的糖)理解成了白糖。关于慢性乙肝患者要适当增加粮食的摄入量。

(0)

相关推荐

  • 鼻中隔偏曲需要手术吗

    鼻中隔偏曲需要手术吗:   鼻中隔偏曲是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几乎每个人的鼻中隔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的。如果说鼻中隔偏曲的话,首先您有没有鼻塞的症状,有很多人是这样的。   如果是鼻中隔…

    11-03
    19
  • 湿疹性皮炎是否传染

    湿疹性皮炎是否传染:   是不传染的。但是要纠正:湿疹就是湿疹,皮炎就是皮炎。过敏性疾病我们要分清概念,是一个过敏,一般来讲它是没有传染性的。你摸了皮疹之后,或者是接触和患湿疹或者…

    11-27
    14
  • 良性淋巴瘤怎么治疗

    良性淋巴瘤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要不然会恶化成恶性肿瘤,给大家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现如今治疗良性淋巴瘤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中药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化疗治疗。其…

    12-21
    23
  • 得了帕金森病的前兆有哪些

    帕金森疾病在生活中被人们称之为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第三杀手,由此可见该疾病的危害性有多大。而当人们的身体发作该疾病的时候,往往也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症状表现,比如动作迟缓、震颤、肌肉僵…

    12-04
    21
  • 胃大是什么原因

    患者出现了胃大的病因,首先有可能是患者存在长期暴饮暴食这种不良饮食习惯而诱发的,建议务必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其次,有可能是由于患者出现了胃动力不足而诱发的,建议可以借助一些拟…

    12-08
    23
  • 子宫出血吃哪些食物好

    子宫出血吃哪些食物好:   异常子宫出血也就是AUB,是妇科常见的疾病,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的出血量,其中的任何一项不相符。源自与子宫腔的异常出血。根…

    01-11
    19
  • 红花能堕胎吗

    红花能堕胎吗:   对于避孕失败后的非意愿妊娠,可以在妊娠早期采取人为的措施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有人工流产术和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术指妊娠14周以内,采取手术方法终止妊娠,药物流…

    12-11
    8
  • 空调病的症状

    空调病的症状:   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称为空调病或空调综合征。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疾病,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通常…

    10-15
    18
  • 外伤吃什么好

    皮肤上出现外伤时,注意合理饮食,为身体补充营养,有助于伤口的愈合。比如菠菜、胡萝卜中都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恢复,有外伤时应常吃;猪蹄、乳鸽、西红柿、蜂蜜等,也可…

    12-14
    16
  • 小儿胃炎如何治疗

    小儿胃炎如何治疗:   小儿胃炎它是由一个多种的因素造成的一个对胃黏膜的一个损伤,里边就是包括一些物理性的化学性的或者是其他问题引起来的。所以从病因上来说它还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10-01
    10
  • 慢阻肺如何诊断

    慢阻肺如何诊断:   慢阻肺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危险因素的接触史,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职业粉尘接触,空气污染,反复的呼吸道…

    10-18
    12
  • 神经根型颈椎病什么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什么症状: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增生、退变,包括椎间盘的突出,颈椎的椎间关节的骨刺,导致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受到侵犯和累积,这称为颈椎病。上肢的神经根受到侵犯和累积…

    09-20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