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患者可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具体可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旦发生恶变,就需要做单纯胆囊切除术或者扩大切除术。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可对症服用舒肝利胆汤以及清热利胆汤等中药促进息肉消除。
胆囊息肉在最近几年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且平均年龄有减小的趋势。而胆囊息肉的病情一般比较严重,不仅会引起较为剧烈的疼痛等不适感,也会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因此要第一时间接受科学治疗。那么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一、胆囊息肉的手术疗法
胆囊息肉的最彻底治疗方法就是做外科切除手术。不过手术具有一定指征,一般单发性的较大息肉患者,以及有发生恶变倾向者,适合接受手术。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做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果属于癌性息肉,轻微时可做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侵及肌层,则要做扩大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病灶。
二、胆囊息肉的中医疗法
1.肝胆气滞型
患者在息肉组织较小时,比较适宜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调理性治疗。如果是存在有肝胆气滞的病灶,就要以疏肝利胆和行气解郁、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可直接口服舒肝丸、珍珠丸等中成药,也可以用水煎服舒肝利胆汤,可使用到的药材包括柴胡、佛手、香附、莱菔子、槟榔以及鸡内金等。
2.肝胆湿热型
若是由于肝胆湿热所致,在治疗时就要以清热化湿和利胆通腑为主,建议每日早晚用水煎服由大黄、连翘、蒲公英以及金钱草等多味中药材组成的清热利胆汤,同时也可选择服用大黄丸或者夏枯草丸,且需要连续服用3个疗程及以上。
3.血瘀内阻型
血瘀内阻是导致胆囊息肉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时需要采用活血去瘀和疏肝通络的治疗方法,建议坚持按疗程服用活血丸或者散结丸,也可以煎制活血散结汤服用,一般需要用到丹参、茵陈、穿山甲以及路路通等中草药。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相关阅读
胆囊息肉是否能癌变
胆囊息肉是良性病变,会随时间的推移缓慢增长,增长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增长迅速,就有可能会继发癌变。所以,对胆囊息肉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胆固醇性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小,单发息肉的关注度会高一些,从影像学上不好区分。
胆囊息肉有哪些手术方法
胆囊息肉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开展的手术有几种。第一个胆囊息肉是需要做胆囊切除术,这是最多见的手术,这个手术的适应症和息肉的大小有关系,只要超过一公分的息肉或者息肉生长速度比较快的话才建议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手术,在国内好多医院也开展了腹腔镜下保胆取息肉术,这种手术的方式在临床里面,效果褒贬不一,需要进一步研究。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确诊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确诊: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需要做B超,就可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是要真正的鉴别它是胆固醇性的息肉或者说是真正的胆囊息肉的时候,往往需要做超声造影的检查。因为胆固醇性的息肉,它实际上是胆固醇的结晶,往往不含有血管。在超声造影下面可以看到它没有血流。
真正的胆囊息肉这些病变,是从粘膜上增生的一些结节,往往有血流。通过超声造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这个病变有没有血流。如果病变有血流,强烈建议手术。如果病变没有血流,它是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个倒是可以观察。但是如果有血流,就需要尽快手术。
胆囊息肉能自己好吗
胆囊息肉能否自愈主要由它的性质决定,大部分难以自愈。真性息肉每年变化不大,可以不管。胆固醇性息肉,想让它自动地消退比较困难。从B超上看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这种息肉不太能自愈。除非在胆固醇性息肉早期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会逐渐消退。
胆囊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术后的注意事项需要针对手术方式来定。如果不切除胆囊,单纯的保胆取石,就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因为这种术后的息肉,结石复发率很高。如果做了胆囊切除手术,要根据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饮食调整。如术后出现消化不良、大便不规律,需要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