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常见的一种生理期的异常现象,女性在这期间应该要避免吃生冷和辛辣的食物,再就是要避免久坐和过度的劳累,另外还应该要做好经期的保暖工作,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
女性来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过很多人在月经到来的时候都会伴随痛经。经历过痛经的女性都知道那种痛苦,确实非常难受,有的人症状比较严重,甚至没办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女性要想缓解痛经症状,很多事情都得注意,那么痛经该注意什么?
1、不能吃生冷和辛辣的食物
女性朋友如果有痛经的现象,那么在来月经期间,千万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类食物会加重症状,而且对女性的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建议是多喝些白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久坐
女性在痛经期间应该要避免久坐,久坐会导致下半身缺乏运动,从而引起盆腔淤血,这会加重痛经的症状,而且对血管来说也没有好处。在痛经期间更应该要适当的进行活动,哪怕只是走走路也好,这对于症状的改善会有一定的帮助。
3、避免过度劳累
女性如果存在着痛经的情况,那么必须要避免过度的劳累。如果工作繁重,建议是提前合理安排,在痛经期间应该要保证合理的休息,不能有高强度的劳动和运动,否则会加重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
4、做好保暖工作
有痛经的女性朋友应该要注意做好经期的保暖工作,在经期不要洗头,尤其是前三天,如果非洗不可的话,一定要及时吹干。这期间也不能够洗冷水澡或吹冷气,否则的话寒气入体会导致血液循环的速度降低,加重痛经的症状,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5、保持好的心情
痛经最忌讳的就是郁闷,如果说女性本来就有痛经的症状,在这期间心情状况又很差的话,那么疼痛感也会随之加剧。建议这类患者还是学会调节心情,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这对于症状的改善会有帮助。
痛经该注意什么相关阅读
痛经可以按哪些穴位
痛经可以按哪些穴位:
痛经的原因很多,一般情况下,对于女性痛经,可以按摩三阴交缓解痛经的症状,三阴交位于下肢部,在内踝上三寸,胫骨后边的前方凹陷处,按摩三阴交能够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如果是因为脊柱的弯曲,引起的痛经,可能就要从背部寻找压痛点,从压痛点来按摩治疗痛经。如十七椎在腰上。十七椎是它就是在第五腰椎脊突下。当然痛经的时候可能这个位置会有所偏移,就在腰椎的正中,找到压痛点之后,可以揉一揉,然后把它用热水袋热一下也可以。
还有用酒精棉球把耳朵堵上,对于缓解痛经的疼痛也有也有帮助。
经常痛经有什么危害
经常痛经有什么危害:
经常痛经会对患者的生活或工作造成影响。因为痛经时患者比较疼,会牵扯到腹部、腰骶部、大腿内侧,疼痛较剧烈,有的人还会出现冷汗、恶心、晕厥等症状。若患者疼痛比较严重,将无法安心工作,在痛经期间必须休息,因此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另外,长期痛经还会造成面部影响,因为痛经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气淤血滞,有血虚的表现,因此这类患者经常会出现面色晦暗的症状,还会形成色斑、痤疮等问题。痛经对患者情绪也会产生影响,长时间疼痛折磨会使有些人产生抑郁的表现。
哪些人容易痛经
哪些人容易痛经:
容易痛经的人群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血液运行不畅的人,该类患者月经颜色偏淡,有很多血块,从中医讲就是有淤血,为“不通则痛”。
第二,体质偏寒、阳虚的患者,中医来讲,血液循环要靠气来推动,阳气不足时不能温养,血液循环也会出现问题,所以保暖十分重要。
第三,血虚的患者,该类患者血液本身很少,血液流动比较差,一般表现为月经少、颜色淡,月经周期较长。
第四,情绪急躁的人,这类患者比较易怒,从中医讲属于肝郁气滞类型,气无法推动血液正常流动,也会产生疼痛。
痛经生活中怎么调理
痛经生活中怎么调理:
痛经生活中,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吃一些偏温补的食物。一般中医讲“寒凝经络”,在经络凝滞以后,血液运行不畅会出现疼痛。尤其在月经来潮之前的几天,不要吃特别寒凉的食物,也不要吃特别刺激性的东西。
其次,保暖很重要,很多女性为了追求美丽,保暖工作做的比较差,很容易引起腹部受寒,从而导致痛经。
还要规律作息,如果长时间熬夜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也会导致卵巢的功能下降,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失调。因此要注意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痛经扎针灸需要注意什么
痛经扎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是在每次来例假前的3到5天开始治疗痛经,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冲任的效果,使疼痛症不发生或者减轻的治疗作用。痛经在扎针灸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定要排空小便,然后再做局部的针灸治疗;第二,在经期应该注意保暖,因为寒主收引,受凉以后就会经血不通,容易导致痛经的发生;第三,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第四,在经期的时候,不要过多的进行体力劳动或者是超重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