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急性发作用什么药
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房颤紧急发作的时候,常备的药物主要有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地高辛,消酸甘油。这些药物主要是控制心室率,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的缺血。心房颤动可以分为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和持续性的心房颤动。对于不能转复成窦性心律的心房颤动,要使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如果血栓风险评分高的患者,还要使用口服的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华法林,利伐沙班。控制房颤心室率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的药物。如果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房颤仍反复的发作,可以考虑进行射频消融。
房颤紧急发作常备药有哪些
房颤紧急发作时,往往会造成心率的加快以及心绞痛事件的发作,所以常备药物具体如下:
1、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等。
2、抗心肌缺血的常备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以及中成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通心滴丸等药物。
3、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往往容易导致心功能的不全,容易出现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对于房颤患者,如果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其治疗方案包括抗凝药物的使用,以及控制心室率药物的使用,控制心室率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以及洋地黄类药物。
4、当出现合并心力衰竭等事件时,往往需要给予利尿剂相关的治疗,另外需要给予抗凝药物的相关应用。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主要有哪几种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主要有抗凝药物、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控制心室率药物。
1、抗凝药物:房颤病人的栓塞发生率非常高,因此,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内容。对于合并瓣膜病病人需应用法华林抗凝。华法林是房颤抗凝治疗的有效药物,能安全而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发生。房颤持续不超过24小时,复律前无需做抗凝治疗。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主要用于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特点是不需要常规凝血指标检测,较少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安全性较高。
2、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I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C(普罗帕酮)或Ⅲ类(胺碘酮、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能转复,成功率60%左右。其他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还有多非利特、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决奈达隆,但临床疗效均不及胺碘酮。临床上使用中成药治疗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胶囊对维持窦性心律亦有一定效果。
3、控制心室率药物:持续性房颤病人选择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预后与经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者并无显著差异,且更简便易行,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决奈达隆),可单用或者联合应用。达到严格心室率控制目标后,应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评估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情况。
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有哪些 五种药可有效控制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会引发许多大的危害。倘若心房颤动,心房的收缩功能便会丧失,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会随着血液流至全身各处,引发脑卒中等多种血栓性疾病。所以,对于心房颤动这种疾病,我们一定要积极治疗。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呢?
1、β受体阻滞剂 。这是临床上应对心房颤动最常使用、效果,而且常常单独使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 。这类药物最常使用的是地尔硫卓等,对于房颤导致的心室率过快,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如果与地高辛联合使用,效果通常更好。
3、洋地黄。它属于临床上治疗突发严重房颤的一线药物。如果患者伴有左心衰的话,也常用这类药物来控制心室率。
4、胺碘酮 。这种药物对于房颤引发的心室率异常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但通常不建议用它来治疗慢性房颤导致的长期的心室率异常。通常在禁忌使用其他药物或其他药物无法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的时候,才建议选择胺碘酮联合洋地黄治疗。
5、抗凝类药物。因为房颤很容易引发血栓和栓塞,所以,如果有必要的话,房颤患者必须要正确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和栓塞的形成。通常年龄在64岁以上,曾经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都应当进行抗凝治疗。
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必须要做到严格正确使用。倘若用药的强度不够,无法取得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如果用药过度,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许多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患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治疗疾病。
以上就是“治疗急性房颤的药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