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中药治疗处方
结肠炎归属中医“痢疾”、“久痢”、“肠澼”等病范畴,临床上一般分为大肠湿热证、热毒炽盛证、脾虚湿蕴证等七个证型。由于个体差异,中药方剂常为一人一方,欲求中医治疗的患者,建议在经过专业中医师的辨证后,遵医嘱用药治疗。
1、大肠湿热证:以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治宜清热化湿、 调气和血。代表方为芍药汤,由白芍、黄连、黄芩等中药组成。若脓血便明显, 加白头翁、地锦草等,若血便明显,加地榆、槐花等;
2、热毒炽盛证:以便下脓血或血便,量多次频、腹痛明显、发热为主要表现。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代表方为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组成。若血便频多,加仙鹤草、紫草等,腹痛较甚,加徐长卿、白芍等,发热者,加金银花、葛根等;
3、脾虚湿蕴证:以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泻便溏夹有不消化食物为主要表现。治宜益气健脾、化湿和中。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由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组成,若大便白冻黏液较多者,加苍术、白芷等,久泻气陷者,加黄芪、升麻等;
4、寒热错杂证:以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肛门灼热、腹痛绵绵为主要表现。治宜温中补虚、清热化湿,代表方为乌梅丸,由乌梅、黄连、黄柏等中药组成。若大便稀溏,加山药、炒白术等,久泻不止者,加石榴皮、诃子等;
5、肝郁脾虚证:以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黏液便、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为主要表现。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化湿,代表方为痛泻要方合四逆散,由陈皮、白术、白芍等中药组成,若腹痛、肠鸣者,加木香、木瓜等,腹泻明显者加党参、茯苓等;
6、脾肾阳虚证:以久泻不止、大便稀薄、夹有白冻,或伴有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为主要表现。治宜健脾补肾、温阳化湿,代表方为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由制附子、党参、干姜等中药组成,若腰酸膝软,加菟丝子、益智仁等,畏寒怕冷,加肉桂等,大便滑脱不禁,加赤石脂、禹余粮等;
7、阴血亏虚证:以便下脓血、反复发作、大便干结夹有黏液便血、排便不畅为主要表现。治宜滋阴清肠、益气养血,代表方为驻车丸合四物汤,由黄连、阿胶、干姜等中药组成。若大便干结,加麦冬、玄参等,若面色少华,加黄芪、党参等。
治疗脓血便的中成药有哪几种?
不存在治疗脓血便的中成药有哪几种这一说法,常见的治疗脓血便的中成药一般有连翘败毒丸、清热败火丸、痔速清颗粒等,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1、连翘败毒丸。
连翘败毒丸主要由连翘、黄芩、黄连、大黄、厚朴、陈皮、枳实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等功效。对于热毒内盛、风热上攻等引起的脓血便、大便秘结、红肿热痛等症状,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2、清热败火丸。
清热败火丸主要由大黄、黄芩、连翘、石膏、金银花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等功效。对于热毒内盛、风热上攻等引起的脓血便、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状,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3、痔速清颗粒。
痔速清颗粒主要由马齿苋、槐花、地榆、白芷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对于内痔、混合痔等肛肠疾病引起的出血、肿胀、疼痛等症状,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除上述药物外,还有槐角丸等药物,如果患者存在脓血便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
以上就是“治疗脓血便的中药方”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