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贴怎么用
退热贴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降温产品,具有退热降温的作用,一般是在发热体温37.3-38.5℃之间时使用。如果体温超过38.5℃使用退热贴基本不会有太明显效果,应该服用解热镇痛药。退热贴的使用方法是外敷在体表,如额头、太阳穴、腋下、腹股沟以及左、右颈总动脉处,每天的有效时间大约是6-8小时,可同时敷贴数片在身体各处,使用完毕即可丢弃,不能重复使用,如果体温不降可重新敷贴一次。
退热贴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凝胶、纯化水和甘油,主要通过凝胶内水分的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退热贴的成分不会被人体吸收,基本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不过也有少数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发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做相应处理。另外退热贴只是对症处理,对发热的原因没有治疗作用,如果患者体温不降建议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
退烧贴怎么用
退热贴使用方法如下: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片,揭开透明薄膜,将胶贴面紧贴于额头、脖颈、太阳穴或其他需要降温、冷敷的部位;可根据需要剪成相应大小使用;。
2、为加快降温速度,可加用数贴同时贴在人体左右颈总动脉、左右腋下动脉、左右股动脉处;。
3、本品用于物理降温,如高温持续不退,应请医生诊治;。
4、居家备用时,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后再使用,冷却效果更佳(勿放入冷冻室)。
。
退烧贴使用方法
退热贴的使用方法是,撕开包装以后揭开透明薄膜,将凝胶部位直接贴于额头或者太阳穴,腋窝腹股沟等血液循环丰富的部位。成人使用时可以多贴几张,每贴的有效时间大约是6~8小时,时间到了可以更换退烧贴继续使用,直至有效降温。退烧贴是物理降温的方法,适用于低烧的情况,当体温过高时要配合退烧药物使用,单独使用效果不好。
退热贴正确贴法图
概述
使用退热贴前需清洁皮肤表面,贴敷在额头以及动脉部位,可根据部位大小进行裁剪。退热贴可促进降温,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贴法
使用退热贴前,应将患者额头、太阳穴等需贴敷部位皮肤表面清洁干净。将包装完好的退热贴沿缺口撕开,取出退热贴,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贴在患者的额头、太阳穴、颈动脉、股动脉等部位。贴片的多少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依据敷贴位置的大小将退热贴进行裁剪。
退热贴正确贴法图注意事项
皮肤有伤口、湿疹、斑疹等状况的患者及对退热贴过敏者,不能使用退热贴;身体特殊部位,如眼周、唇部、阴囊等不能使用退热贴。
使用过程中发现患者的皮肤有肿胀、发炎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请医生诊治。
退热贴无法替代药物治疗,若体温下降不明显或持续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治疗。
[1]王玲编.儿童重症护理与操作技术[M].******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09-210.。
[2]王冠南编著.实用婴幼儿热性惊厥护理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78.。
。
以上就是“医用退热贴的使用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