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出血如何治疗
胆道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安络血、卡络磺钠
1、安络血:主要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本品中含水杨酸,长期反复应用可产生水杨酸反应,如头晕、头痛、耳鸣、视力减退等。
2、胆管内滴注凝血酶:为局部止血药,用于手术中不易结扎的小血管止血、消化道出血及外伤出血等。
3、卡络磺钠:适用于防治肺出血(咯血、血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尿路出血(血尿)、眼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产前和产后出血、月经过多等),均有止血疗效,对各种创伤性出血、手术后出血或渗血、皮下出血等均具有止血效果。
二、手术治疗
1、外伤性胆道出血需要有准确的定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的方法是行经皮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发现出血来源后,经导管堵塞出血的血管,可收到立即止血的效果。在一般情况下,当不具备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条件而有大量出血时,应行手术治疗。
2、感染性胆道出血:经皮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是选择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病情危重、手术后胆道出血的患者。感染性胆道出血需要在较短时间的准备之后,即行手术。目前常用的控制出血的方法有:(1)结扎出血的肝叶肝动脉;当定位不够明确时,亦可结扎肝固有动脉。(2)肝叶或肝部分切除术,对于肝外胆道出血,手术可以查清出血的来源,若出血来自胆囊,应行胆囊切除术;若出血来自肝动脉,则应切除或结扎该破溃的肝动脉支。手术时应同时处理胆道的病变,建立充分的胆道引流以控制感染。
3、肝动脉栓塞术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协助下,确定病灶部位,将导管尽可能靠近出血部位,以获得高选择性节段性栓塞,使肝坏死的范围降到限度。
胆道出血怎么治疗
胆道出血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肾上腺色腙片、酚磺乙胺氯化钠注射液等,可以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血管自行收缩等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适用于胆道出血量比较少的患者。若合并感染,还需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引流术、肝动脉结扎术等,能够从根本上起到止血的作用。
胆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胆道出血可以通过平时护理、输血治疗、抗休克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平时护理:胆道出血属于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平时要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输血治疗:胆道出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输血治疗的方法改善缓解病情。
3、抗休克治疗:症状急性发作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注射用醋酸奥曲肽、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止血效果。
4、药物治疗:胆道出血通常是由于胆道感染的原因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治疗。
5、手术治疗:如果出现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
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建立充分的胆道引流,以控制感染的症状,抑制病情发展。
胆道出血用什么药止血快
对于胆道出血的患者首先应当给予快速的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另外还有应用止血的药物,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控制感染,常用的止血药物包括血凝酶、氨甲环酸等。
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检查。选择介入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的部位,然后选择进行栓塞止血。对于介入止血效果较差的患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比如说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肝动脉结扎、病变肝叶或者肝段切除术等。
以上就是“治疗胆道出血的药物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