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医怎么治

高血压中医怎么治:
  中医传统的病症命名里并没有高血压这个疾病。现在医学所命名的高血压是指血压指标的异常升高,这个疾病传统中医可能会归属于眩晕症、头晕、头痛这些症状。也就是这个病人他当时没有测量血压的经历,因为在传统中医是没有血压计的,但是这些血压高的表现,会以头晕、头痛或者天旋地转的眩晕等等来治疗。
  现代医学所确诊的高血压,也有一部分病人在用了西药之后,血压指标达到正常范围内,同时它临床症状还不缓解,而血压虽然正常了,它应该算是临床治疗治愈了,但是这个患者仍然有头晕、头痛、天旋地转、眩晕、景象不舒服的症状,那么他会来求助于中医。中医对它的治疗就是根据它的病症进行辨证论治。常规的往往都是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造成的这些症状,会采用一些滋阴、潜阳、活血、通络、潜阳重症的这样的用药来予以治疗。对一些早期的高血压往往都能控制住它的临床症状,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不需要患者再用西药来降压,对一些已经确诊高血压的病人,用药以后可能能缓解症状,有效的辅助它的降压治疗。

高血压中医怎么治相关阅读

血压高低是如何调节的

血压是什么呢?血压是心脏对血管造成的压力,靠这个压力,血管里的血液,可以上升到头脑,然后回到心脏;也可以下降的足趾,然后回到心脏,上下落差在成年人,少说也有一米以上,除非您是侏儒症患者或者少年儿童。

由此可见,血压是非常有用的一个东西,没有了血压,我们可没法活下去。正因为如此,血压才会有非常精密的,我们至今还没有搞清楚的调节机制。

首先,血压受心脏收缩力量大小的影响。因此,高血压的人,一般地说,心脏的收缩功能还是基本正常的,当心力衰竭到一定的程度时,血压再也升不上来了。当然,低血压的年轻人并不是因为你的心脏不行了,也不表示您的心脏收缩功能太差了。

其次,血管要有弹性,血管有弹性才能更好地维持血压的稳定,弹性太差的血管,或软如棉,或硬如葱管,都不是好事,这样的血管是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的。老年人因为血管硬化,往往收缩压(高压、大压)高,舒张压(小压、低压)低,压差特大。如果有了高血压,压差会更大。

第三,血管要听神经的调节。我们有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状态,从而改变血管大小及阻力,影响血压和血液在体内的分布。如,运动时内脏血管收缩,四肢血管扩张,保证运动系统血液供应,而吃饭后,内脏特别是胃肠的血液供应增加,其它部位的血液供应减少。所以,有的人餐后有困倦或睡意、呵欠连连。

第四,血液中的成份也会对血压高低进行调节。这类成分包括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皮质醇、心钠素等名目众多的东西。

其实血压的调节因素还有很多,这里只是举一点点例子而已。

膏方有什么优点

传统的进补方法有药酒,药丸,单味药煎水和膏方。膏方是现时比较流行的进补方法,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有提供膏方的医院。以下谈一些有关膏方的知识:

一、膏方的优点 所谓的膏方是将膏方医师处方中的中药经过特殊加工,成为膏滋剂型的进补药。膏方有六个优点:

1、药味多:10味药以下的膏方极少,多数在20-50味药之间:

2、药材省:膏方每味药物的重量相当于汤药每味药每日用量的三分之一;

3、加工精:膏方加工需要煎煮三次,头煎 2小时,二煎、三煎各1小时,所有药汁混合,浓缩收膏;

4、效力宏:膏方的效果与汤药大不相同,量小力大,特别适合进补;

5、口味佳:膏方由补药,健脾胃药,治病药,调味成膏药组成,口感比汤药及药丸好,如果是小袋包装,使用还特方便,走到哪儿都可以吃;

6、个体化:膏方都是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处方,不能互换,不能预先做好,当年膏方处方适合当年用,来年情况可能变化,需要调,此外,加工方法也会因处方不同而有差异。

二、谁适合吃膏方

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结合传统中医药滋补与养生理论,膏方适合于以下人群:

1、需要养生的人:

(1)如有老年斑、须发早白、骨质疏松等早衰或衰老的人;

(2)有亚健康的人,如记忆力下降,精力不济,注意力不集中;小孩子抵抗力差,反复感冒的人;

(3)性功能下降:如女性的卵巢早衰,男性性功能下降阳痿、早泄;

(4)不育不孕,而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或有弱精症等;

(5)过度劳累的人。《内经》有过用则伤的理论,如果过度劳累,特别是心力付出特多,时感疲惫,体力恢复慢等。

2、需要康复的人

(1)急性病病情经治疗抢救药已经稳定,处于维持治疗或康复阶段如脑梗、心梗恢复期,稳定性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

(2)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慢性胃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大手术后恢复不理解,需要康复,大创伤后恢复不理想,需要康复。

三、不能用膏方的情况

1、身体不虚,不需要用补药,比如健康的儿童与青少年;

2、急性病,病情变化多,治疗方案不稳定;

3、不能耐受进补。

解热镇痛药可以导致肾炎-尿毒症,高血压病人使用要谨慎

解热镇痛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许多属于非处方药,自己可以在药店买到。但是,大家对解热镇痛剂的副作用了解全面吗?

镇痛剂长期服用可以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常缓慢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就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可以导致上述肾脏损害的药物是非那西汀和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欧洲某些国家和澳大利亚报告超过15%尿毒症是解热镇痛药引起的,美国的东南部则报告超过10%,我国既往报道较少,但实际的发生率可能并不低。

所谓镇痛剂通常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咖啡因或可待因,有证据表明具有肾毒性的是非那西丁和乙酰氨基酚而非阿斯匹林。肾损伤的程度与服药的量和时间有关。调查显示,在伴有严重肾功能衰竭的本病病人中,平均服镇痛剂约为10kg,历时13年。可引起镇痛剂肾病的最低服药量还未查明。

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夜尿或多尿,多未经注意。对任何一个出现无菌性脓尿、尿浓缩能力降低、远端小管酸化功能减退的病例都应警惕本病;易发生脱水、肾绞痛和血尿(因坏死肾乳头胞落),高血压也是常见的就诊原因;至氮质血症出现方始发现者也绝非少数。近端小管功能在早期和轻度氮质潴留时尚可正常,常随氮质水平增高渐呈减退。肾保存钠(重吸收钠)功能减退则极为常见。晚期以蛋白尿及因继发于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发生肾小球硬化症和肾单位丧失等相关的临床表现为特征。

阿司匹林在肾功能正常时作为治疗药物使用并不损害肾功能,但是阿司匹林的过量使用,尤其是在己有肾病的病人中使用则可损害肾功能。临床观察提示单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典型镇痛剂肾病者也甚少。由于无证据表明偶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肾脏损伤或恶化原有的肾病,所以对服用阿司匹林有出血并发症的肾病或肾衰病人仍可酌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由于高血压患者经常出现肾损害,而合并糖尿病者发生更早,发生率更高,而解热镇痛剂存在致肾病的可能性,有鉴于此,我们提醒高血压病人,特别是已经有早期肾损害的病人,当您感冒或患风湿病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时,要高度重视肾功能的情况及使用过程中的观察,避免不必要的肾脏损害发生,爱护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肾脏的功能。

血压高都要马上用降压药吗

高血压在人群中极为常见,根据2002年的抽样调查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2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如果都用药物治疗,按每人5元药计算,则一个人一年的支出是1825元,按15元算则为5475元。如果合并有其它情况,加上治疗这些合并情况的药物,则远不止这个价钱。事实是很多人,特别是城镇职工中的高血压患者,每年的费用远不止这些。

5475元也好,1825元也好, 对农村居民来说,都不是一个轻的负担,所以在现高血压的治疗率、达标率都是城市高于农村,除文化因素外,经济方面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血压一高就必需吃降压药物呢?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有:

血压的测量是一门技术,又是诊断高血压的惟一手段,正确的测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是引起血压高的原因很多,有些暂时性升高血压的原因去除后血压就能下来,第三是高血压治疗原则首先考虑的是非药物疗法。

下面就讲讲哪些人发现血压升高后可以先观察,不急于用降压药物:

1.短期过度紧张,造成血压暂时性轻度升高。治疗应该是以休养为主,通过一段时间休养,血压往往可以恢复正常。

2.测量血压前刚刚运动过,血压轻至中度升高,无其它情况。

3.缺乏运动的人,血压轻度升高。

4.饮食过咸的人,血压轻度升高。

5.老年人血压轻度升高,没有其它情况。

6.原有打鼾的人,因感冒而血压轻度升高。

7.连续吸烟数支、饮酒、或进食、喝咖啡马上测量血压轻度升高者。

8.初发的原发性高血压属于1-2级低危或平均危险度者。

9.焦虑症而有血压轻度升高者。

当然也还有很多其它情况可以不马上用降压西药,不能一一例举。以上血压升高的数种情况,如果不合并紧急问题,可以暂时观察,不急于服用降压药物,而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身体状态,合并疾病的情况,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观察期,或是服用一些中药治疗。在观察期应该进行体育锻炼、控制食盐摄入、多纤维蔬菜、水果、治疗感冒等。经以上措施仍未达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治疗。

看看防治高血压常见误区有哪些

1、主观用药

有人主观认为高血压不需要治疗。吃些降压药即可,这是错误的!只要血压升高,无论有无症状均有危害,都需要治疗。

2、不遵医嘱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3、依赖药物

高血压病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必须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

4、自行用药

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也不安全。

5、健康知识盲区

有些人一旦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就认为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高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如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危象等须快速降压,一般来讲,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用药后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脑中风等缺血性事件,尤其是老年人。

6、贻误诊疗

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

(0)

相关推荐

  • 中医治疗高血压效果怎么样

    高血压可以用中药治疗。对于高血压的药物选择,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不能盲目乱用药。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自身的血压情况以及身体状况,…

    11-20
    28
  • 年轻人血压高需要怎么办

    年轻人血压高需要怎么办:   年轻人一旦得了高血压或发现自己血压有升高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监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的年轻人,应该进行规律血压测量至少三天,在这三天当…

    12-23
    9
  • 高血压药哪种好

    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较多,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倍他受体阻滞剂等,具体服用哪种药物,要看患者的具体病情,根据病情选择最适…

    11-20
    20
  • 治疗高血压的按摩方法

    高血压的患者除了应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外,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手法改善高血压的症状。治疗高血压的按摩方法包括干洗脸、揉攒竹穴、推抹颈肌、头部按摩等,按摩疗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的高血压患者…

    11-19
    12
  • 妊娠高血压的危害

    当女性怀孕之后,为了保障胎儿的成长,看到好吃的不会控制,直到吃饱为止,看着好像是对胎儿有好处,其实不一定,经常这样会使孕妇腹中的胎儿长的过快,到后期之后,根本无法正常分娩,下面我们…

    12-05
    22
  • 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后能恢复吗

    在女性怀孕后身体的免疫力会对其滋养层产生抗体反应,从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的出现,而且这种情况属于孕期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对胎儿影响不大,在产后只要对身体做好调理工作,妊娠合并高血压是能…

    12-24
    14
  •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危害是全身多系统性危害,动脉血流过处都可能造成损害,最主要损害是对心脏、脑、肾脏、眼底等器官。危害心脏主要是高血压病人容易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或者严重…

    12-11
    12
  • 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不一定选择最贵的药物,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因为降压药或多或少都有些副作用,临床上,专业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耐受度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副作用…

    01-04
    15
  •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头胀、颈背部僵硬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而高血压引起的继发性的疾病,若再合并脑血栓就会导致中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10-08
    11
  • 高血压需要注意哪些

    高血压需要注意哪些: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不要凭自己的症状去判断血压控制得是否正常,应该要经常测血压。   另外,对于高血压病人而言,日常的生活也需要管控,一定要加强运动,每天…

    12-21
    11
  •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的预防   一:高危人群   什么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她怎么容易得高血压?第一有家族遗传史的,我们一定要重视。第二男性。第三年龄40岁以后的。一些特种工作,比较劳累的,比较容…

    11-30
    20
  • 高血压不吃药有什么危害

    高血压不吃药有什么危害:   临床上建议高血压病人及时用药。因为高血压用药能够控制高血压发展,能够降低并发症出现。如果高血压病人长期不吃药,会导致相关靶器官损害,也会出现相关并发症…

    12-16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