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它的症状表现主要就是手部,足部和口部会出现水泡。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主要是以感冒症状为主,发热,咳嗽,流鼻涕等;嘴巴,手心,脚心出现红色的丘疹;与其同时小孩容易哭闹,食欲较差等。

手足口病的感染发病主要是由于一种叫柯萨奇A组病毒导致的,且具有传染性。虽然单纯的手足口病的治疗相对较为简单,但是由于病程持续时间长,会给小孩带来非常严重的不适感,还可能会导致其他疾病,由于它和感冒很相似,早期的时候会被误认为感冒去治疗,容易耽误病情。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1、感冒症状。很多手足口病的小孩在早起都是表现为感冒的症状,流鼻涕,咳嗽,发热等,加上早期症状比较轻微,很容易被当成感冒,给小孩吃一些感冒药等,就这样耽误了治疗。
  2、红色的丘疹。红色的丘疹是手足口病小孩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的小朋友在发热一两天后会在嘴巴里面,手掌心,脚掌心,屁股等部位出现红色的丘疹。慢慢的会逐渐发展成为小水泡,并且这些水泡里面大多是浑浊的液体。
  3、哭闹烦躁。很多小朋友在发烧或者发热一两天后,在口腔内部出现疱疹,有些疱疹会形成溃疡,从而会造成疼痛等不适感,吞口水,吃饭,说话等都可能会造成影响,因此小孩极其容易哭闹,流口水,烦躁等,且一般都食欲很差。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初期的症状就是这些了,由于手足口病持续时间约在一周左右,因此父母要有耐心,注意护理,后期也不容易留下疤痕等。另外,也要多注意防范手足口病,平时教导小朋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晒被子,开窗通风等,夏天不要吃变质的食物,餐具,玩具这些都要定期消毒。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相关阅读

手足口病症状

婴幼儿患病,因为无法对病情表述,所以会增加诊断的困难性,家长在平时养育小孩的时候,应当注意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当孩子生病的时候,饮食生活习惯会发生改变,此时应当及时就医,尤其是手足口病高发阶段,一定要注意观察症状表现,那么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呢?

1、发热
  手足口病,是一种可以通过人体携带和传播的病毒,成年人也会因为接触到携带,该病毒的其他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来进行病毒的传播,从而传染给其他未成年人。手足口病最普遍的一个症状就是,会出现身体发热,这个症状与普通的感冒发烧没有区别,是因为病毒进入身体之后,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的,但是发热情况,常常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反复发热的症状。

2、口腔粘膜溃烂
  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症状,会导致口腔粘膜溃烂,当发现宝宝开始发烧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首先是看宝宝处于低温发热还是高烧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此时宝宝正在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
  但是宝宝发烧,需要注意观察的是,是否有其他的异常情况,比如口腔是否出血,如果出血,需要及时就医,排除上火过敏等原因导致的口腔溃烂,以防发病原因是手足口病。

3、嘴巴周围手掌中心以及脚部出现疱疹
  小儿急性疱疹与手足口病的疱疹症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般小儿急性发烧的时候,由于身体处于急速发热的状态,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炎症,就会出现红色的疱疹。而手足口病的疱疹,多出现在嘴巴周围手掌中心以及脚部底部的位置。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婴幼儿手足口病,有季节性以及传染性的特征,因此常常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的感冒发烧,所以养育者,需要注意观察,孩子平时的作息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如果在生病时出现一些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下面我们来看看手足口病初期,有哪些症状需要注意?

1.发热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多表现为发热,是由于手足口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它导致身体激发免疫系统,进行对病毒的杀死和抵抗,身体会产生大量的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发生免疫生理活动的时候,患者的体温会增加,表现为体温发热。
  一般多为持续性的低温发热症状,这个症状与常见的感冒发烧相似,所以在手足口病初期的时候,容易被忽略和误诊。

2.口腔粘膜溃疡
  儿童长牙齿或者吃的过多、噎食等,都会出现温烧的情况,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还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会口腔粘膜溃疡,当发现口腔粘膜溃疡的时候,注意补充维生素C如果没有好转,需要及时就医,确诊是否为手足口病。因为手足口病病毒,会导致口腔粘膜充血并且破损,导致口腔溃疡出血的症状。

3.嘴巴周围以及手掌中心、脚板底部会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最明显和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在持续发烧的同时,会在嘴巴周围的皮肤以及手掌中心部位、脚部地板部位,出现红肿的疱疹,这是手足口病具有特点的症状之一,所以才会命名为手足口病。如果发现孩子低烧,并且具有这个三个部位的疱疹出现,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为什么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在幼儿中流行,以发烧、口腔、手足部位出现皮疹为特点的传染病。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手足口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但那时候,多大症状较轻,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甚至在2004年,手足口病还没有被列入到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法定传染病管理中去。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手足口病流行严重,导致一些幼儿死亡。尤其是2008年3月到5月,安徽省阜阳地区手足口病流行,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几千多例儿童患病,二十多例儿童死亡。

很快,手足口病波及全国许多省市。当年5月2日,卫生部发出通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近两年来,全国手足口病疫情处于上升阶段,许多省市发生了疫情的暴发流行,病死率甚至超过了被受关注的甲型H1N1流感。

那么,为什么手足口病越闹越凶呢?其实,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有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肠道病毒71型等多达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这些病毒引起的疾病表现差别不大,都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因此被称为手足口病。但不同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症状轻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相差悬殊。

在上个世纪,在我国流行的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症状较轻,很少引起死亡。而二十一世纪以来,肠道病毒71型在我国逐渐流行,尤其是近两年来,肠道病毒71型已成为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元凶。

肠道病毒71型中的某些病毒株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毒性,常可导致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最近,科学家还发现肠道病毒71型在遗传学上还会不断进化,进化出许多亚型,进化得致病力更强。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造成这种疾病不断流行和重症病例增多的重要原因。

同是一种病,但引起疾病的元凶发生了变化,变得成人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变得更恶毒了,更凶恶了,因此也被我们列入了法定传染病管理的行列。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好“三防”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三防”:保护孩子,防感染;早期诊断,防流行;重视病儿,防病重。

目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因此,保护孩子,防感染的方法主要靠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注意经常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吃手或啃咬玩具,不与別人共用毛巾、牙刷、手帕和餐具,避免病从口入。在集体托儿单位,要经常对儿童玩具进行消毒,注意饮食卫生。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怕热,如果加热到60~85℃,1分钟就死亡,因此,儿童用过的餐具可用煮沸消毒。甲醛或含氯的消毒剂可使之失去活性,儿童玩具可以通过清洗或使用上述消毒剂消毒。在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通风,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鼓励母乳喂养,加强营养,多饮水,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保护我们的孩子,避免感染手足口病。

在流行季节,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无发烧和手足出疹的症状,一旦发现孩子生了病,要在家隔离休息,避免外出或与其他儿童接触,减少传染给其他儿童的机会。托幼机构及小学加强晨检工作,发现病例应按照传染病法及时报告。

发现患有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1周内发现2例以上病例或出现重症病例时时,应停课检疫,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流行。

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疾病越容易转重。因此,病孩除家隔离休息外,家长要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防止疾病加重。根据安徽、河南等近两年手足口病流行严重地区医生的观察,病情严重的孩子的主要表现是:体温高、心率快、呼吸急、精神弱。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高烧不退、心率跳得很快、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软、不爱活动、精神萎糜、总想睡觉、没有精神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去就诊,及早治疗,以免孩子的病情加重。

谁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对象是6个月~3岁的婴幼儿和儿童。一是因为而且,年龄越小,感染肠道病毒71型后的症状越重,91%的重症手足口病为3岁以下的儿童,年长儿童和成人感染后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二是因为6个月~3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在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已经获得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5岁以上的儿童不推荐接种。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血小板减少、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或正在疾病急性期的婴幼儿和儿童应暂缓接种,待疾病好转后再考虑接种疫苗。有慢性疾病、癫痫及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或严重过敏性疾病的婴幼儿和儿童不建议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等疫苗上市后获得更多安全性数据后再考虑接种。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应与其他疫苗接种的时间应至少间隔2周,与免疫球蛋白注射的时间应至少间隔1个月。接种疫苗后,家长不要立即离开接种点接种疫苗后不要立即离开接种疫苗的医院,至少观察30分钟,要严密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发生。

接种疫苗后注意24小时内不要洗澡,给孩子多饮水,增加休息,保证睡眠。如果出现高热不退、抽搐、腹泻、呕吐等严重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向接种医生报告。

近十多年来,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的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越南、中国大陆等地频繁暴发,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了儿童的健康。现在有了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遏制住肠道病毒71型的疯狂,使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

(0)

相关推荐

  • 手足口病痒要怎么办

    手足口病痒要怎么办: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最为常见。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

    10-27
    10
  •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婴幼儿手足口病,有季节性以及传染性的特征,因此常常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的感冒发烧,所以养育者,需要注意观察,孩子平时的作息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如果在生病时出现一些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2-15
    18
  • 手足口病红疹会痒吗

    手足口病的红疹是不会有瘙痒的情况的,因为在临床表现上来讲,首先并没有此类情况的发生,其次,因为手足口病要出现的红疹不是皮肤病类型的,所以对皮肤表面不会造成瘙痒的感觉。 手足口病会出…

    10-30
    12
  •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的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首先是人群传播,比被污染了的毛巾,又或者是被病毒感染了的手绢等等;其次,手足口病还可以通过飞沫来进行传播,包括患者的飞沫等等,都会发生传播;最后,还可以通过污染…

    01-08
    13
  • 手足口病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水果虽然是很好的食物,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食用,注意正确选择,可以吃的水果有梨子、西瓜、苹果、桃子、柿子、猕猴桃、石榴、香蕉、黄瓜,这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身体作用,可以让孩子身…

    12-08
    12
  •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最快

    手足口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类传染性的疾病,这类疾病比较严重,一般在儿童身体发生的比较的多,手足口病的治疗一般需要进行物理隔离治疗,对于一些症状进行药物治疗,保持一定的呼吸畅通,及时的进…

    11-30
    19
  • 手足口病手会痒吗

    通常来说,手足口病这种不良症状是不会诱发瘙痒的出现的。究其因,手足口病所诱发的皮疹、斑丘疹以及疱疹,都具有不疼不痒的特点。倘若患儿出现了瘙痒这种不良症状,那么,需要怀疑有可能是其他…

    10-25
    18
  •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或者是20多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也就是EV71最为常见。…

    01-07
    17
  • 手足口病可以出去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于肠道病毒感染造成的,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同时,因为手足口病会给患者的皮肤带来一些疱疹的出现。有的患者想要外出,但是有非常多的顾虑。手足口病一般不建议外出…

    10-30
    13
  • 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为两到十天,多数情况下三到五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如果孩子接触过手足口病患者…

    12-13
    13
  • 手足口病疱疹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患者可用药物治疗,比如服用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用西瓜霜喷剂,炉甘石洗剂,龙胆紫等局部治疗;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的中药也有效果;常吃荷叶粥,竹叶扁豆汤,银花蝉衣饮也有…

    12-08
    13
  •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怎么样预防手足口病?主要是从我们传染病的传播的3个途径,我们来去做预防。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传染病分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那么怎么预防?首先就是不要接…

    12-20
    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