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这个方法在中医里属于一种温热疗法,它的适应症是一些虚寒性的疾病。高血压里主要比较常见的证型是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阴虚阳亢,当然还有一个证型叫痰浊壅盛。所以就比如前三种证型,肝火上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这些证型不太适宜用艾灸来治疗。比如痰浊壅盛这个证型里,如果痰浊壅盛属于虚寒性的痰,可以用艾灸来治疗;痰浊壅盛如果痰已化热,属于湿热性的痰浊,也不能用艾灸来治疗。在阴阳两虚的高血压里,如果病人是以阳虚为主,可以用艾灸来治疗。如果是阴虚有阳亢,有火、有热的这种情况,不适宜用艾灸来治疗高血压。
艾灸能不能治高血压相关阅读
高血压前期要养精藏神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一些人,检查发现主动脉增宽、心房扩大、心脏舒张功能下降等变化,有的还有头痛头胀,腿沉、脖子不舒适、走路象踩棉花等症状,检查血压均未达到诊断高血压的140/90mmHg的水平,但常常超过120/80mmHg,没有其它疾病可以解释,其实这些就是高血压前期所发生的病理改变。已有许多的研究证明,在血压未达到诊断高血压的140/90mmHg的水平,而是高于120/80mmHg时,即高血压前期,就会发生心脏与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改变。正因为此,对于高血压前期的干预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对于高血压前期,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应采用非药物治疗为主,不必采用降压药物治疗。近来,国外有研究运用厄贝沙坦来对高血压前期进行治疗以预防发展为高血压,虽然在服药期间血压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停药后,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发展为高血压。
血压有很明显的波动规律,一般来说一天中早晨是大高峰、傍晚是小高峰;一年中冬春季是大高峰,三伏天是小高峰。这种血压的变化规律与人体阴阳的变化规律非常相似,如早晨本应阴阳平衡,阴精不足,不能制阳,所以血压升高。此外,高血压病人多阴虚阳亢的临床表现来看,高血压前期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阴虚精亏。所以,高血压前期的人群的保健就要以保养阴精为主。
保养阴精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可通过导引、药膳、膏方等方法使阴精得到保护和补充,使阴阳趋于平衡,维持血压稳定于理想状态,既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前期发展为高血压,也有助于心脏、血管的保健。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冬三月为闭藏之月,是养阴的大好季节,膏滋剂型是最适宜于滋补气血阴阳药物的剂型,因此高血压前期者可充分利用冬季来进补,服以膏滋,配合导引、药膳等保健方法,更好地发挥膏滋的滋阴补阳作用,使阴阳平衡,增进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安全过节的十大注意事项
元旦,春节双节即将来临,又刚处于二九与四九严寒季节,为了广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过好节日,有心要提醒几句:
1.节日期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不要忘记按时吃药。
2.坚持每天45分钟至90分钟的体力活动。
3.不要过分依恋扑克、麻将,而长时间坐着不动。
4.饮酒要适量,不可醉酒或喝闹酒。
5.不可暴饮暴食。
6.外出期间注意手及头部保暖,以免受寒冷刺激引起血压激剧升高。特别是老年朋友更要注意。
7.避免情绪过分激动。
8.忌突受惊吓,紧张,过分疲劳。
9.忌节日期间讳疾忌医,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0.随身携带针对血压及心绞痛发作的急救药:针对心绞痛发作的急救药有硝酸甘油,心痛定,针对高血压的紧急降压药有普通的卡托普利片、心痛定。服用方法均为舌下含服。
高血压能不用降压药吗
很多病人或从网上,或在门诊问我,高血压可以不可以不吃降压药?原来吃了降压药的可以不可以停药?这是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但我却不能直接回答是或者否?
高血压作为一个常见病,通过几年来的大力宣传,人们的认识有所提高,也有不少人会有意识地量量血压,这样,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机会就大大地增加了,这是好事,但是由于人们固有的认识“是药三分毒”,一旦发现高血压,就会很纠结要不要吃药?吃多少药?吃多长时间的药?等等。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必须明确:
(1)你的血压测量方法正确吗?错误的血压测量方法,导致错误的结果,所以首先要正确测量血压。现在大家都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其实远没有我们想想的严重。对于病人来说,有生产许可证,并经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仍是普通人测量血压的最佳工具之一,只是需要严格按照血压的测量方法来进行可以。
(2)测量几次血压?一般要求标准测量方法,三次血压达到140/90mmHg以上,诊断为高血压,这三次血压分别是在不同的三天时间内测量的。所以只有一次或两次血压就诊断的高血压的话,不符合国际标准。
(3)目前得心血管病的风险是多大?可以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进行评价。
(4)你是暂时性血压升高,还是持续性高血压?这点很重要。暂时性血压升高的人很多见,只要消除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如工作紧张、焦虑、过度劳累、服用药物(如复方甘草制剂、强的松)等,血压往往能很快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今后也不易复发。
以下情况可以暂时不用降压药:
(1)暂时性血压升高,非持续性血压升高,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必要时临时降压。
(2)确诊高血压,但属于一般危险或低危者,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1-3个月无效,则考虑降压药物。
对于已经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能否停药,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目前血压控制水平,如果在110/70mmHg以下,可以考虑减量,但需要医生面诊综合评价后确定;
(2)有低血压及脑灌注不足的表现,可以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3)原来诊断错误,且目前血压在120/80mmHg以下者,可以减量至停药。
关于血压测量的建议:
(1)无高血压史及家族史者:35岁以下每年测量血压1次,35岁以下每半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2)有高血压史,目前已经控制,每1-2周测量血压1次,半年正常后改为每1个月测量血压1次。
(3)停药的高血压或“高血压”患者,如果经一年监测血压正常,可以参考(1)的要求进行血压监测。
妈妈高血压,用什么降压药宝受影响小
哺乳期是女性一生的重要时期,是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有慢性高血压妇女在安全妊娠与生育后,如何安全哺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深受初为父母的关心。总的原则应是兼顾母婴安全。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2010年美国NICE临床指南制定小组及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拉贝洛尔、普萘洛尔、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等可以用于母乳喂养的产妇,但对于早产儿的母亲不推荐使用ACEI类抗高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及ARB由于安全数据缺乏不予推荐。具体情况如后所述:
1.利尿剂:对婴儿是相对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可能造成乳汁减少,缺乳。如氢氯噻嗪、呋塞米。
2.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和普奈洛尔在哺乳期是可用的。但其他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及阿替洛尔不建议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影响婴儿。
3.甲基多巴:在乳汁中浓度低,但由于对垂体的直接作用抑制催乳素的释放,理论上可使乳汁减少。至今未发现对新生儿具有任何不良反应的报道。目前尚无有关本品能分泌到乳汁的报道,因此治疗期间建议不宜哺乳。
4.利血平:可分泌到乳汁中,但已报道无明显的有害作用。有产后抑郁倾向的妇女不宜用。
5.卡托普利:乳汁中的含量约为母亲的0.6%,若使乳汁中浓度对婴儿安全,则母亲的剂量最大为300mg/日,否则可影响胎儿和新生儿肾脏,应避免服用。
6.钙离子拮抗剂:对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和地尔硫卓进行过研究,WHO关于哺乳期用药的研究小组将维拉帕米列为哺乳期可应用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估计乳汁中分泌总量小于给药量的0.0l%~0.04%,故新生儿中无明显药理作用。地尔硫卓也可被婴儿由母乳中少量摄取,但是WHO尚未断定其安全性。
高血压的收缩压与传张压可能不是同步升高
高血压的病人,经常纠结于低压高与高压高的问题,有的说低压高好,有的说低压高不高。众说纷纭,现将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影响低压的主要因素是血管的弹性阻力,血管弹性好,但是阻力大,往往表现低压更高。影响高压的主要因素是埃及硬化的程度以及心脏的功能,动脉硬化重,心脏功能尚好的人往往高压很高。有人据此分为三类: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0mmHg以下,但是舒张压超过90mmHg,常见于中青年高血压人群。有研究认为这个人群是低危人群。有部分人经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部分人发展为联合高血压。
联合高血压:指是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了(即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同时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是高血压中的常见类型,这类病人发生心血管的风险高,老中青年均可见到。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以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甚至偏低为特点的高血压人群,常见于老年人群,主要原因是动脉已经硬化,弹性很差,这种高血压同样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